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论元代北方文脉
  • [摘要]元初到元末时期存在元好问弟子群体、姚燧文章家群体、刘因—苏天爵体系等多条文章之学的传承线索。这些线索都与金源文化及元好问的影响有关,可以被称为元代北方文脉。元代北方文脉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吸收了理学元素,同时也使得南方儒士在元代中期出现了“流而为文”的取向。这对元代后期“合经艺文章而为一”的儒学语境的形成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 刘成群
  • 全文[ PDF 0.0 MB ] 2022.4(40):69-83  共有 513 人次浏览
  • 在继承中创新:傣族作家母语创作的文体实践
  • [摘要]文章对云南傣族作家母语创作的文体实践的演进发展、表现特征和相关内容 进行了整体性、综论式考察与研究,重点探讨傣文现代诗歌、小说、散文等在本民族口头传统形 式与现代文体观念转型实践影响下的独特发展轨迹,尝试建立傣族母语文学创作独有文体现 象研究的有关范畴。
  • 李 瑛
  • 全文[ PDF 0.0 MB ] 2022.2(40):72-79  共有 768 人次浏览
  • 少数民族文化外译的优先路径诠释
  • [摘要]少数民族文学乃至文化可由民族语言直接外译,也可经由一种或几种民族语言转译为外语。外译有四条路径,一条为捷径,三条为曲径,它们共同构成了少数民族外译的路径图。其捷径是外译时的首选,曲径则需视情况而定;曲径波折越多,文化磨蚀越大,外译成本就越需要考量。
  • 黄忠廉 杨荣广 刘 毅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73-80  共有 317 人次浏览
  • 从昭泽王到秃尾巴老李:焦龙王传说的本土化
  • [摘要]焦龙王的原型是一位符箓派道士,传说他能为百姓御灾捍患,受到官府的加 封,被纳入官方祀典,成为山西襄垣一带民间信奉的龙王。随着弘治年间襄垣水官冯氏迁至东 明县龙王冯村,焦龙王传说发生了跨区域的转移,成为冯氏维系家族根祖记忆的主干。传说中 的焦龙王逐渐由妖异形象转化为当地的保护神,并与秃尾巴老李形象结合,影响力和地位超过 官府修建的龙湫祠。这促使焦龙王传说实现本土化,也为理解与阐释明清时期北方移民传说的 本土化提供了一个案例。
  • 崔广哲 李勇进
  • 全文[ PDF 0.0 MB ] 2022.6(40):75-86  共有 285 人次浏览
  • 向“世界”转向的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观念与路径
  • [摘要]在全球大视野下,中国的多民族文学同时是世界的中国文学,其研究的基本观念应实现从民族关系到世界关系、从接受到互动、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向,其基本路径是中国多民族文学的世界声音、世界意识和世界价值。世界声音即对全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世界意识是对世界关系的认知和体验,世界价值指能够助力全球发展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等。
  • 傅钱余(土家族)
  • 全文[ PDF 0.0 MB ] 2022.5(40):77-85  共有 324 人次浏览
  • 赋诗与讽谏:辽代契丹诗人创作的文化功能
  • [摘要]最能体现辽代诗歌成就的是契丹诗人,如耶律倍、辽圣宗、辽兴宗、辽道宗以及萧观音、萧瑟瑟等。《醉义歌》的作者寺公大师也是契丹诗人。在辽代统治集团中,赋诗成为重要的活动,许多具有仪式感的场合,君臣往往以赋诗的方式表达情感,增强文化氛围。契丹朝野普遍效仿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风。契丹诗人对于白居易诗的接受,一方面在于其直切易晓,另一方面在于其讽谏精神。在契丹诗人的创作中,讽谏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特质。
  • 张晶 王永
  • 全文[ PDF 0.0 MB ] 2022.1(40):78-87  共有 391 人次浏览
  • 日本古代“歌垣”文化视阈下的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对歌研究
  • [摘要]记载于日本 8 世纪古书中的“歌垣”虽然在 9 世纪便已销声匿迹,但作为构成日本基层文化的要素之一,从江户时代以来一直受到学界关注。日本早期的歌垣研究由于受柳田国男的“一国民俗学”方法论影响,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一直局限于国内视角,采取从民族内部观照各文化事象的态度。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对歌的大量采集与日本学界“照叶树林文化论”的提出,日本学者发现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存在大量与日本相似的歌文化,因此从音乐学、比较文学、人类学等视角进行比较研究,提出日本古代的歌垣有可能是从中国西南为中心的照叶林带传到日本的观点。日本学者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对歌的比较研究不仅突破了日本“一国民俗学”的局限性,而且可以进一步明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对歌文化在东亚文化研究中的意义与地位。
  • 赵 蕤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81-90  共有 789 人次浏览
  • 吉狄马加诗歌接受研究
  • [摘要]吉狄马加诗歌的接受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时间,其间经历了从主题阐释到文 本细读的转变,在被国内的接受主体接受的同时,其诗歌也被国外的批评家和诗人们所关注。 文章对吉狄马加诗歌的国内接受和国外接受二者之间的不同和建立联系的连接点进行综合梳 理和探讨。
  • 李濛濛(彝族)
  • 全文[ PDF 0.0 MB ] 2022.2(40):83-88  共有 593 人次浏览
  • 《洛阳伽蓝记》都城书写的多民族思想文化特质
  • [摘要]东魏、北齐之际的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产生于多民族融合时代,对以往都城书写传统具有多重融汇与拓展。其采用“剪辑”末世侧影来进行实录的书写策略,以传说人物穿梭于古今洛阳,实现了对都城地理和人文空间的多维建构,展开了多民族的历史对话。该种书写策略不仅关注上层权力,也全景式地歌颂多民族聚居与融合状态中的都城日常生活与城市文明,超越了唯歌颂皇权正统的都城书写传统。全书深蕴佛教义理,卷五所附惠生、宋云《行记》,称洛阳为“佛国”,与伽蓝、佛事之记述形成内外映照。这不仅是杨衒之对故国的情感寄寓,也是他以北魏为正统的思想的体现。
  • 蔡丹君
  • 全文[ PDF 0.0 MB ] 2022.4(40):84-97  共有 374 人次浏览
  • 在“雅俗”与“新旧”之间:论翁偶虹编剧艺术之转折
  • [摘要]深受京旗戏曲文化影响的剧作家翁偶虹注重剧本的舞台可表演性,与演员表演优势形成默契配合,建构了“循规出新”与“注旧入新”的编剧美学。他倡导剧本独立并借鉴评书等民间文艺样式,其三十年编剧活动呈现出从平衡“雅俗”到调和“新旧”的嬗变轨迹。从传统性、市场性与民间性三方面总结其艺术经验,对当下戏曲编剧创作具有重要启示。
  • 陈晶晶
  • 全文[ PDF 0.0 MB ] 2022.5(40):86-96  共有 692 人次浏览
  • 幻想故事中赠与者的类型和功能
  • [摘要]幻想故事中与赠与者有关的情节单元,可根据赠与者的行动目的、行动方式以 及叙事功能,分为行动前因、行动、行动结果三部分。三个情节单元相互独立,因此可以分别对三 个情节单元中的赠与者类型进行划分。行动前因情节单元的赠与者包括有偿型、无偿型;行动情 节单元的赠与者可分为直接赠与和间接赠与两类;行动结果情节单元的赠与者有弥补缺失、预 除灾祸、引发灾祸、惩戒贪念四类。一则完整故事中的赠与者类型是复合形式的。不同类型赠与 者在故事中出现频率的差异,体现了民间故事惯用的结构模式。从功能角度来看,赠与者既可以 是主人公平衡状态的维系者,也可以是平衡状态的破坏者,因此,他们是驱动故事发展的关键。
  • 朱家钰
  • 全文[ PDF 0.0 MB ] 2022.6(40):87-95  共有 222 人次浏览
  • 中国文学史上的北游南归与文化认同
  • [摘要]南北方位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情感意义。六朝南北对峙时期,陆机与庾信经历了亡国剧变,都背井离乡,滞留他国。南北对峙,是他们心头的梗结,诗文多抒写浓郁的桑梓之念。至唐代,天下一统,长安、洛阳是众士子翘首企望的所在,而士子多落第,官员有贬谪。北游的热情和憧憬,南还的失意和无奈,南遣的酸苦和绝望,成为唐人诗文中常常出现的空间情感。明代政局内部,南北撕裂甚至对立,南方士人与政治中心渐相背离。宋元和明清易代之际,南方士人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态度有一个从徘徊到靠拢的转变过程。南方士人以承续道统自居,为其北游确立了道义上的合理依据。文化认同感消弭地域差异,而政治的向心力、道统文脉的普适性和包容性远远超越了地域的狭隘界限。分久必合、天下一家是总的趋势。
  • 周兴陆
  • 全文[ PDF 0.0 MB ] 2022.1(40):88-99  共有 384 人次浏览
  • 共同体意识的凝铸:中华民族神话的文化阐释
  • [摘要]中华民族神话的文化阐释,是家国结合以延祖祀历史模式下特定内涵的呈现。其以敬德保民、家国同构为根基,以尊祖敬宗、重建秩序、抗争意识为典范表述,以共同祖先认同与尊崇、大同太平为目标指向。在文化统一的旗帜下,这一文化阐释为不同时期各民族神话所不断强化,最终凝铸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考察共同体意识在中华民族神话中凝铸的历程,既有助于理解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与传承方式,也有助于把握其丰富内涵。
  • 袁咏心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91-98  共有 357 人次浏览
  • 概念隐喻·梦境叙事·时间修辞 —论万玛才旦小说与电影的三个研究维...
  • [摘要]同为作家和导演的万玛才旦,在文学和电影领域均取得过不俗的成绩。万玛 才旦小说和电影两种文本中出现大量的隐喻符号、梦境的构建以及“相同事件”的复现。文章引 入概念隐喻、梦境叙事和时间修辞的概念,对万玛才旦小说和电影中的具体文本进行分析,以 期探寻万玛才旦小说和电影的内在联系特征。
  • 冯晓临 姚盛仁
  • 全文[ PDF 0.0 MB ] 2022.2(40):92-99  共有 376 人次浏览
  • 从“春香歌”到《春香传》:口承、书写及文本间性
  • [摘要]板索里“春香歌”是以叙事巫歌的曲调为基础,结合南原地区流布的申冤传 说、烈女传说、暗行御史传说等创作而成。“春香歌”在其文本化的过程中逐渐出现多种多样的 书写记录文本,这些文本可据其载体介质、记录手段以及学术参与等因素予以界定。“春香歌” 发展的鼎盛时期,为满足受众和读者的需求,还出现了由板索里辞说改编成板索里小说的贳册 本,及京城本、安城本和完州本等多种刻本,说明抄本与刻本之间既存在关联,亦有差异。其中, 1908 年刊印的完州本《烈女春香守节歌》最受欢迎,这奠定了其权威本的地位。
  • 宋贞子
  • 全文[ PDF 0.0 MB ] 2022.6(40):96-106  共有 498 人次浏览
  • 跨语际传播与多民族文学的融合互鉴——以当代新疆文学期刊研究为中心
  • [摘要]当代新疆文学期刊真实记录了新疆各民族文学的发展历程,是当代文学跨语际交流与传播的平台,为培养各民族作家,促进各民族文学融合互鉴、与时俱进,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学期刊既是新疆当代文学研究的第一手史料,又是一种观察视角和研究方法,有助于拓展对新疆多民族文学的认识与研究,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 王 玉
  • 全文[ PDF 0.0 MB ] 2022.5(40):97-111  共有 313 人次浏览
  • 清代锡伯族驻防文学中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认同
  • [摘要]锡伯族自乾隆二十九年(1764)迁入伊犁以来,创作了大量以屯垦戍边为主题的驻防文学,呈现出独特的叙事模式,凝聚着锡伯族在清代驻防历史进程中所培育的文化精神与民族性格。锡伯族驻防文学从寻求生计、重建乡土文化的家园叙事到维护家园、驻防戍边的家国同构叙事,在边疆文化语境中表现出强烈的国家认同,完成了精神价值的提升,上升为家国情怀。
  • 佟颖
  • 全文[ PDF 0.0 MB ] 2022.4(40):98-108  共有 343 人次浏览
  • 新媒体语境下口头传统的主体与受众
  •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口头传统突破了物理空间,拥有更阔大的演述场域,实现了从传统社区向新媒体的转移。以短视频和网络直播的新媒体平台为例,口头传统演述实践中的歌手与受众关系发生了变化。歌手不再是专门的职业,其演述突破了社区的文化语境,受众的分布也超越社区范畴。歌手与受众的关系,从二元互动发展为以新媒体为中介的演述人与受众、受众与受众的多元互动。
  • 王 威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99-105  共有 347 人次浏览
  • 书写新时代乡村社会新格局 —论肖勤小说的叙事伦理及美学经验
  • [摘要]如何书写新时代乡村社会新格局,是肖勤创作的问题导向。在脱贫中体验乡 村社会的生存伦理,在治理中理解基层社会的行政伦理,在日常生活中透视纷繁的家庭伦理, 肖勤的创作描绘了新时代乡村脱贫致富、基层治理和家庭生活的新格局,从而为乡村文学提供 了特定而复杂的美学经验。
  • 张羽华(土家族)
  • 全文[ PDF 0.0 MB ] 2022.2(40):100-107  共有 778 人次浏览
  • 从《诗镜》的译介和注疏看藏族文论的形成
  • [摘要]13世纪中期,萨班·贡噶坚参首次将印度古代梵语文论《诗镜》翻译成藏文。此后,经过各派僧俗文人对其原典进行翻译、理解、解释、应用,写出了400多部注疏、评论类著作,完成了《诗镜》的本土化和经典化,使之成为藏族文论的主要组成部分。《诗镜》在经过13世纪至14世纪中期的形成、14世纪中期至17世纪初期的发展、17世纪初期至19世纪晚期的兴盛之后,与本土诗学家创立的“味”论、“生命”论等相结合,改变《诗镜》重形式轻内容的唯美倾向,重新建构了“形体、生命、修辞”三位一体的诗学体系,树立了内容与形式对立统一的美学思想。
  • 完代克
  • 全文[ PDF 0.0 MB ] 2022.1(40):100-107  共有 396 人次浏览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