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文学路径
-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文学路径,体现为构建“创作—批评—研究”
的三位一体。在创作方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创作理念,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
历史、现实和远景为重要创作题材。在批评方面,建构“多元一体”民族文学批评体系,阐扬民族
文学文本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在研究方面,通过调整研究重心、重绘文学地图、聚焦
核心论题、加强比较研究等方式,在民族文学经典研究、文学史研究、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关系
研究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牟方磊
-
全文[ PDF 0.0 MB ] 2023.5(41):0-0 共有 295 人次浏览
|
|
- 越界与流动
——论数字时代华文文学研究之理论语境的变迁
- [摘要]“国家”是华文文学研究者惯有的历史框架,“国家文学”是其理论依据,在数
字文化日渐发展的今天,这一逻辑的局限性愈益明显。华文文学研究要更新既有的翻译理论,
用符际翻译和文化翻译来拓展文学翻译;要超越“国家的界限”,以“世界性”来克服和补充“国
家性”的不足;超越传统“写史”的界限,借助“跨媒介”概念来重新审视传统的“认同”理论,通过
介质革新刷新我们既有的研究范式,开拓华文文学口头文学创作及研究的新理路。
- 赵静蓉
-
全文[ PDF 0.0 MB ] 2023.5(41):0-0 共有 997 人次浏览
|
|
- 空间的流动性与精神游牧的可能
——论阿库乌雾的诗歌写作和诗学实践
- [摘要]彝族诗人阿库乌雾的写作迄今已有三十多年,从故乡到都市、从中国到世界,
空间“流动性”不仅是他的切身经验,同时“流动性”也不断重构了他的写作伦理和诗学向度。空
间“流动”与思想“游牧”,是一种写作实践也是一种理论自觉。他不断跨越中心与边缘、少数与
多数、本土与全球等二元的地理空间和知识空间,游走、越界,呈现出一种差异性、边缘性、混杂
性的精神“游牧”,在错位、移动、混杂、裂隙之间尝试重建一个少数民族写作者的主体位置和主
体认知。他的写作实践和“文化混血”“双语写作”等诗学追求,在呈现出少数民族文学写作的新
的可能性的同时,也显示了其难度与困境。
- 吴雪丽
-
全文[ PDF 0.0 MB ] 2023.5(41):0-0 共有 236 人次浏览
|
|
- 蒙古族作家索南才让的“新牧民小说”论
- [摘要]索南才让是蒙古族小说领域中新锐的青年作家,创作的新牧民小说呈现出“异
质性”的反牧歌书写。他一方面站在“公共性”的角度,关切着现代转型下青年牧民的精神危机,
深入剖析个体化困境的成因;另一方面,他以游牧文化中对抗虚无的精神性,实现对民族性的
超越,体现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总体性诉求。
- 黄炜星
-
全文[ PDF 0.0 MB ] 2023.5(41):0-0 共有 247 人次浏览
|
|
- 论索南才让小说集《荒原上》的叙事策略
- [摘要]蒙古族青年作家索南才让的小说《荒原上》荣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
奖,实现了青海省文学界鲁迅文学奖零的突破。索南才让在小说集《荒原上》中将当代牧民“在
路上”的生活状态演化为叙事的根本结构,将游牧文化中直面死亡的民族经验转化为叙事的恒
常主题,以冷峻疏离的叙事风格建构起独特的小说世界。
- 王 爽
-
全文[ PDF 0.0 MB ] 2023.5(41):0-0 共有 252 人次浏览
|
|
- 论蒙古族作家海勒根那民间书写的发生与嬗变
- [摘要]海勒根那的民间书写有着清晰的嬗变轨迹。初期作品中塑造的底层人物群像
极具人性深度,对民间复杂性的清醒认知使其避免落入营造“桃花源”式文学故乡的窠臼。归返
草原后,他以认同的姿态书写牧民苦难命运,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为其小说注入浓厚的草原气
息。近年来,海勒根那不断刷新叙事策略,采用“悲剧故事喜剧化”和魔幻叙事等,实现了艺术风
格的再一次深化。他对生态变迁、传统承继、民族本质等问题的智性思考和复杂思辨,对于当下
凝聚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司国庆
-
全文[ PDF 0.0 MB ] 2023.5(41):0-0 共有 249 人次浏览
|
|
- “格萨尔”史诗的地理空间研究
- [摘要]“格萨尔”史诗蕴藏着藏族先民的空间思维和元地理经验,具有丰富的地理空间
阐释价值。在“格萨尔”史诗的传唱中,神圣化的地理景观、史诗世界的空间秩序、说唱艺人的空间
形塑三者深刻揭橥了地理空间之于史诗创制的重要性。同时,三者共同服务于藏族空间想象和文
化认同的生成与发展,为解释“格萨尔”中的文化现象提供了地理空间的维度。
- 韩 伟 闫 哲
-
全文[ PDF 0.0 MB ] 2023.5(41):0-0 共有 250 人次浏览
|
|
- 瓦尔特·海西希蒙古文学研究的三重维度
- [摘要]瓦尔特·海西希的蒙古文学研究可以概括为三方面:蒙古文学史编写、史诗研
究和口头文学叙事母题研究。《蒙古文学史》以 19 世纪至 20 世纪初期的代表性作家为主线,梳
理了这一时期蒙古文学文类的演变趋势及其历史文化动因。蒙古史诗研究以叙事模式、惯用修
辞、母题等为统摄,阐释了蒙古人对日常生活和民俗传统的文学表达。口头文学叙事母题是对
现实世界的诗化和抽象化呈现,特定母题的流传变化宛如一面“现实的镜子”,反映了蒙古民族
的历史轨辙。海西希在这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论域的贡献,呈现了其蒙古历史文化研究的贯通
性和系统性。
- 张 帆 李 英
-
全文[ PDF 0.0 MB ] 2023.5(41):0-0 共有 251 人次浏览
|
|
- 口头文学与文人创作之间的双向转化
——以《清平山堂话本》为中心的...
- [摘要]口头文学与文人创作之间的转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常见现象。宋元时期“说话”
艺人从文人创作的书面文学作品中寻找适于说唱的题材,在说唱现场将这些使用文言创作的
故事用流利的白话敷演出来,推动宋元“说话”艺术走向繁盛。明朝中期以后,冯梦龙、凌濛初等
一批文人对宋元“说话”故事的整理与加工,助推了当时白话小说的发展与繁荣。宋元“说话”艺
术给中国古代小说创作注入全新的艺术要素,打破了传统文言小说的创作格局,并使得白话小
说逐渐成为明清小说创作的主流。探讨宋元口头文学与文人创作之间的互相转化及其规律,可
为当下文学创作对口头文学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助益与启示。
- 冯文开
-
全文[ PDF 0.0 MB ] 2023.5(41):0-0 共有 994 人次浏览
|
|
- 论司登得的晚清北京俗曲英译
- [摘要]司登得是将北京俗曲译介到西方世界的先驱,所译两部俗曲集在英国出版后
收获颇多赞誉,近年来也逐渐引起中外学界关注。在其多重身份的共同驱动下,司登得选译了
丰富多样的北京俗曲,向西方读者展示晚清北京社会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司登得基于对读者
阅读体验和传播效果的考虑,并且受维多利亚时代诗风的影响,追求以诗译曲,其英译本表现
出较高的自由度。他以“策略杂糅”的方式,在译文中留下了明显的“意志性”行为痕迹。
- 汪方芳
-
全文[ PDF 0.0 MB ] 2023.5(41):0-0 共有 262 人次浏览
|
|
- 借镜和再创
——论大调曲子对子弟书《露泪缘》的移植和改编
- [摘要]现存河南南阳大调曲子《红楼梦》曲目有 14 篇改编自韩小窗的子弟书《露泪
缘》,可见《露泪缘》对《红楼梦》传播的重要中介作用。大调曲子艺人根据曲牌词格和情感抒发
的需要改编《露泪缘》,这种再创作体现了大调曲子的艺术特色。大调曲子的改编建立在受众对
《红楼梦》理解和接受的基础上,反映了《红楼梦》民间传播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 王文君
-
全文[ PDF 0.0 MB ] 2023.5(41):0-0 共有 217 人次浏览
|
|
- 文体正变与辨体破体:元好问的文体观念论析
- [摘要]以《论诗三十首》为总纲,元好问的文体观念丰富而自成体系,包括不以绳墨自
拘的文体正变观、文章以体制为先的辨体论及其以词为诗与以文为诗的破体论等。元好问的文体
观念受到宋代苏轼、黄庭坚、朱熹等人的影响,并与金代王若虚、刘祁及元代郝经、潘昂霄等人的
文体观念有相通之处。这反映出宋金元文体观念的互相渗透,体现了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影响。
- 任竞泽
-
全文[ PDF 0.0 MB ] 2023.5(41):0-0 共有 964 人次浏览
|
|
- 论释来复交往题咏中的文化认同及其书写意义
——以《澹游集》为考察...
- [摘要]《澹游集》是诗僧来复编撰的唱和、题咏总集,题咏者不乏虞集、欧阳玄、宋濂、
月鲁不花、笃烈图、金哈剌等多族文人,可视为编者的交往叙事和多元文本的聚合。来复的“澹
游”表现出多族交融的文化认同和士大夫式的入世关怀,以及鼓吹“脱去空寂”的“大雅之音”。
此种雅音经历了明初的政治变奏后被意外地按下了休止符。
- 杨遇青
-
全文[ PDF 0.0 MB ] 2023.5(41):0-0 共有 945 人次浏览
|
|
- 交游与互融:元代多族文人的“莲社”书写
- [摘要]元代多族文人吟咏“莲社”的诗文创作活动,突破了原本仅为展现三教和谐的
局限,赋予了相关故事更为丰富的社会内涵。他们以之为典型,自觉树立文人品格及交游典范,
体现了元代不同文人群体共同认可的价值导向。他们倡导“略迹取心”,调和差异,积极推动交
游之道和社会风气的改善,促进文人交流与文化融合,是元代文坛多元一体格局和多族文人交
往及交流的又一重要例证。
- 王亚伟 魏永贵
-
全文[ PDF 0.0 MB ] 2023.5(41):0-0 共有 493 人次浏览
|
|
- 明代云南木氏土司碑刻中的报国情怀
- [摘要]明代,以“知诗书、好礼、守义”闻名于世的云南丽江木氏土司中,有一批专以
创作汉文诗词为代表的文人群体,成为明清土司文学的杰出代表。在木氏土司汉文文学作品
中,碑刻之作集中反映了木氏土司诚心报国、功勋报国和世代报国的精忠情怀。系统考察明代
木氏土司碑刻表述,可以在深刻审视古代少数民族文学国家意识的基础上,深入探讨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学史逻辑。
- 方天建
-
全文[ PDF 0.0 MB ] 2023.5(41):0-0 共有 484 人次浏览
|
|
- 从弘曕诗歌看清中期宗室诗的风貌
- [摘要]弘曕先后刻行过《鸣盛集》等三种具有“盛代和鸣”特色的别集,令门客抄刻过
彰显“盛世雅韵”气象的《雪窗杂咏》。弘曕之诗兼具“兴寄高远”与“歌词跌宕”之美,展现了“正音
鸣盛”的自觉追求。作为乾隆朝前期“朱邸诗群”的核心人物,弘曕圆满地回应了博尔都自康熙朝
中期以来所提出的“歌咏盛世”的宗室诗歌命题,具有重要的宗室诗史认知价值。乾隆二十八年
(1763)弘曕刻行《鸣盛集》并于同年五月被降爵,可视为一条分界线,将乾隆元年(1736)至乾隆
二十八年(1763)作为清中期宗室诗史的第一个发展阶段——
—“鸣盛期”独立划分出来。
- 黄 铮 黄 斌
-
全文[ PDF 0.0 MB ] 2023.5(41):0-0 共有 453 人次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