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理解中华民族:抗战时期马宗融的文艺实践与祖国观念
  • [摘要]马宗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少数民族作家。他一生的文艺实践活 动丰富多彩且独树一帜。特别是在全面抗战时期,他秉持文化救国思想,主动以文艺为方法宣 传和动员回、汉等各族人民团结抗日,在大后方积极撰写和发表抗战动员文章、倡议并邀约各 族作家创作抗战题材文艺作品、参加大后方各类抗敌文艺和社会活动等,大力推动当时中国各 民族间的理解和团结,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贡献了不可替代的文化力量。文章在樊 骏等前辈学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近发现的两篇佚文,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视野出发, 对马宗融在全面抗战时期的文艺实践活动和祖国观念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梳理和探究。
  • 马海波
  • 全文[ PDF 0.0 MB ] 2024.3(42):0-0  共有 146 人次浏览
  • 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本土化及路径问题
  • [摘要]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本土化问题反映着研究范式的创新诉求,也体现着少数 民族文学研究体系建构的探索。要探讨该问题须尊重国家总体文学的话语模式,厘清中国少数 民族文学研究与西方理论资源之间对接的限度和程度,在多民族及多民族文学的关系性联结中 确立集民族性和普遍性于一体的“中国经验”。
  • 李翠芳
  • 全文[ PDF 0.0 MB ] 2024.3(42):0-0  共有 126 人次浏览
  • 老舍作品在阿拉伯语国家的译介与接受
  • [摘要]老舍作品在阿拉伯语国家的译介呈现出从国内自主译出到国外主动译入的 “走出去”模式特征。译入阿拉伯语国家之后,老舍作品在官方、汉学家和高校等层面取得了良好 的接受效果,产生了较大的文学影响力。老舍作品的文学特色、阿拉伯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语境以 及中阿友好关系背景下快速成长的汉学家译者群体是促成该文学传播现象的重要因素。
  • 高 彬 宋晓芬
  • 全文[ PDF 0.0 MB ] 2024.3(42):0-0  共有 128 人次浏览
  • 战时语境中的风景美学——论沈从文《虹桥》中的风景话语与艺教观念
  • [摘要]沈从文的《虹桥》在战时语境中探讨风景的表征问题,作品通过奇景对主人公 的启示与“自然”的再教育来打破现代艺术教育造成的区隔与遮蔽,隐含着对蔡元培、徐悲鸿等 人的写实主义艺教模式的批评。无论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放弃绘画而选择民俗研究、皈依自然, 还是这一时期沈从文从民间工艺美术制作的角度重新定义写作,都意在消解文学(绘画)、民间 工艺与自然三者之间的界限,松动既有的艺术体制,呈现沉默的多数。
  • 陈 雪 刘泰然
  • 全文[ PDF 0.0 MB ] 2024.3(42):0-0  共有 117 人次浏览
  • 祛魅与聚魂:沈从文的去中心化监狱叙事
  • [摘要]沈从文在众多作品中对监狱空间的频频复写,已构成其文学宇宙的一个特殊 场域,却在学界遭致不应缺席的缺席。沈从文采取叙事腔调的透明化、叙事题旨的经验化和叙 事情境的狂欢化等三种书写策略,完成去中心化、反一切权威的理性祛魅以后,仍试图揉合湘 西、“五四”、乡村、民间等不同知识形态,以群众路线重聚中华民族之魂。
  • 黑 白
  • 全文[ PDF 0.0 MB ] 2024.3(42):0-0  共有 146 人次浏览
  • 苗族传奇故事群与沈从文民族观念的产生
  • [摘要]1928—1929 年苗族传奇故事群的创作是沈从文民族观念产生的起点。这一 故事群包括《龙朱》《神巫之爱》《媚金·豹子·与那羊》《七个野人与最后一个迎春节》四篇,通过 这组传奇,沈从文建构起一个“苗族共同体”。沈从文的苗族认同看似纯粹,其实和“中华民族” 这一“大民族”观念互为表里,这种复杂的民族认同的产生固然和沈从文家族的民族身份相关, 更与沈从文对民间文学运动的参与及 20 世纪 20 年代末的民族话语语境密切相连。
  • 陈久兰
  • 全文[ PDF 0.0 MB ] 2024.3(42):0-0  共有 1966 人次浏览
  • 美国戏剧《歌魂》:北京铸钟娘娘传说的早期跨文化改编
  • [摘要]1920 年,美国剧作家巴克斯夫人根据北京铸钟娘娘传说,创作了独幕剧《歌 魂》。这是西方第一部北京铸钟娘娘主题戏剧。流行西方的北京铸钟娘娘传说是《歌魂》的主要 素材来源,小剧场运动及戏剧《黄马褂》是该剧诞生的契机。巴克斯夫人改编了北京铸钟娘娘传 说中成功铸钟的因由,增添了爱情剧情,塑造了更加立体的主人公形象。这是中国口头传统与 民间文化走向世界的早期典范。
  • 葛文峰
  • 全文[ PDF 0.0 MB ] 2024.3(42):0-0  共有 1239 人次浏览
  • “裔夷”的想象:明代图文叙事中的浡泥国
  • [摘要]明代流行一组浡泥人身披铜甲、浡泥国有药树的传说图文,经比较,这种图像 是明代中期才增补进域外知识体系的。明永乐年间的朝贡史事,使浡泥国重要性凸显,促使创作 者依照前代记载想象远方民族的特征。“裔夷”图谱中的浡泥人图像,参考了明初浡泥国王墓的 武将石像生,职贡图体系则将图像传统中“乘阮囊”的经典画面,附会于彼时更受阅画者关注的 浡泥。随着图本流传,日本及欧洲出现了对浡泥人形象的翻刻与摹绘品,其成为古代文明交流互 鉴的例证。梳理此类图文的流传过程,亦可窥见异域传说作为一种文化遗产的独特研究价值。
  • 刘亚惟 鹿忆鹿
  • 全文[ PDF 0.0 MB ] 2024.3(42):0-0  共有 117 人次浏览
  • 宋辽交通沿线杨家将传说叙事的空间建构形式与机制
  • [摘要]与作为客观存在形式的物理空间不同,传说叙事空间源自主体对客体感性直 观的接受形式,是主体主观感受下的空间建构。以宋辽交通线为空间场域,对流传于其间不同 点位的杨家将传说进行比较,发现传说分布与点位空间在对应过程中,传说叙事与历史叙事发 生了明显错位,主观感受空间与客观地理空间亦有显著差异。传说叙事在空间建构上具有确证 与补充、变形与移置、逸出与反证三种形式。传说符号系统的话语能指与空间所指之间相互对 应、二次转化,及再次翻转,但话语能指最终并未找到实体所指。杨家将传说被逐渐建构为一套 民间自有的、裹挟着各种社会意识心理与历史情境的、充满矛盾性与多元性的话语系统,成为 人们通过文学叙事现实地感受与体味历史的最佳方式。
  • 张琼洁
  • 全文[ PDF 0.0 MB ] 2024.3(42):0-0  共有 114 人次浏览
  • 发现“人民”:赫尔德的“人民”概念与德国文学民族主义的生成
  • [摘要]在启蒙运动后期和浪漫主义早期的交汇点上,赫尔德从民间发掘出“人民” (Volk)一词,并将底层平民的文化描述为民族文化的基础,认为德国“人民”深深扎根于德国自 然与历史的土壤中,从而缔造出一种以语言、习俗、传统为定义的“人民”概念。落实为文化有机 体的“人民”概念,具有鲜明的整体性、独特性和道德性特征,反映了赫尔德为摆脱法国影响而 设计的德意志式启蒙路线。赫尔德的“人民”概念所承载的共同体想象,促进了德国民间文学的 兴起,并在浪漫主义的影响下形成一种爱国主义的文学气质,从而催生了德意志文学民族主义。
  • 孙经纬
  • 全文[ PDF 0.0 MB ] 2024.3(42):0-0  共有 126 人次浏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