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吉狄马加的诗歌创作与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摘要]作为有着明确而自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代彝族诗人,吉狄马加在“纵的继承”与“横的移植”中完成了他的族群身份、中国身份与世界身份的交融。在处理民族认同与共同体意识、传统伦理与核心价值观、地方路径与世界视野等关系时辩证而灵动,他的诗因此“内联着族群,外联着世界”。而强烈的“见证意识”,又使他始终将写作介入社会公共性命题的思考中,践行着他的社会诗学创作理念,“见证诗人”“中国诗人”“人民诗人”等因此构成吉狄马加的阐释框架。吉狄马加的诗成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标本案例,自有其文学史意义。
- 李长中
-
全文[ PDF 0.0 MB ] 2023.3(41):0-0 共有 310 人次浏览
|
|
- 建党精神谱系与当代少数民族儿童文学
- [摘要]当代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创作赓续着建党精神谱系,积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当代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在题材、内容、风格上呈现出新的面貌,并以其“民族性”和“人民性”的书写展现了中国各民族少年儿童的精神风貌与生活状态,肩负着民族性格塑造、民族审美开拓的历史使命。
- 王倩倩
-
全文[ PDF 0.0 MB ] 2023.3(41):0-0 共有 300 人次浏览
|
|
- 论少数民族文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
- [摘要]少数民族文学的政治性、民族性与文学性决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其特殊使命。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当下的文学实践看,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评论要积极主动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构筑中华文化共同体,要讲好中国故事与弘扬中国精神,坚守书写民族审美特色,同时还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与消弭狭隘的民族主义与地方主义。
- 徐俊六
-
全文[ PDF 0.0 MB ] 2023.3(41):0-0 共有 280 人次浏览
|
|
- 跨域、时代与地方书写:端木蕻良香港时期的文学路径
- [摘要]1940年端木蕻良流徙香港后,香港文坛将其识别为时代作家而非东北作家,此种空间与身份建构的多重变迁,促使他的创作重心从表现故乡转向书写整个抗战时代。东北叙事、跨域流动与香港经验等因素共同作用,催生了端木蕻良以“地方风土”为中心的创作观,并由此为20世纪40年代文学如何表现抗战中国提供了新的书写范式。
- 冯芽
-
全文[ PDF 0.0 MB ] 2023.3(41):0-0 共有 267 人次浏览
|
|
- 抗战时期金朝奎诗歌的伪满洲国书写与精神认同
- [摘要]1938年至1945年间,朝鲜诗人金朝奎为躲避朝鲜境内日帝殖民主义监视,移居至我国东北,创作了大量具有时代特征的伪满洲国书写诗歌作品。这些诗歌兼具流寓文学、离散文学、移民文学、殖民地文学与抵抗文学等多重文学属性,诗语含蓄、精神内敛,有较高的文学与史学价值。作品中表现的诗人情感始终困顿于身在“满”而又心厌“满”的矛盾格局内,这既是其抗拒流寓情绪的真实流露,更是其反殖抗日精神的表象显现。
- 张文娟
-
全文[ PDF 0.0 MB ] 2023.3(41):0-0 共有 1084 人次浏览
|
|
- 牧区记忆、文化再现与历史书写———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近期小说论
- [摘要]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近期创作的现实主义小说《歇马台》和《白水台》,集中展现新疆哈萨克牧民定居后,如何积极转变身份,与各族群众携手互助、成长蜕变的图景。两部小说通过家族式集体记忆的文学叙事模式,深描“民族团结”和“军民守边”的交往交流交融事实,为讲好新时代新疆故事、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文艺力量。
- 李红霞 邹赞
-
全文[ PDF 0.0 MB ] 2023.3(41):0-0 共有 1013 人次浏览
|
|
- 昨日遗迹与本真幻觉———论田耳小说《秘要》及其文本性态度
- [摘要]田耳的小说一向有着黑色感悟力,并在熟练的类型化叙事中找到舒适的阅读区间。但这并不妨碍他对社会边缘人物的关注热情,而最新的长篇小说《秘要》,则企图将这一热情涵养在更广阔的历史视野中。在多重的文本世界中复现20世纪80年代的武侠热,给精英化的怀旧思潮提供一份别样注脚,构成这篇小说的出发点。小说以黑书收藏为切口,而借“第一缺本”的噱头,设定了一个寻找武林秘籍的叙述套路,却又借用了侦探小说的框架。从一个文本穿越到另一个文本,从一个文类转移到另一个文类,其中的机智和轻巧,不仅关乎小说的叙事特征,而且反映田耳的历史想象,更多建立在文本的权威上,并由此而将现实的尴尬人生与宏大的社会历史关联起来了。
- 赵牧
-
全文[ PDF 0.0 MB ] 2023.3(41):0-0 共有 279 人次浏览
|
|
- 口头叙事与先秦语类文本的生成
- [摘要]语类文本是先秦时期最活跃的文献类型之一。它们多数源于瞽史等群体的口头讲诵,是口耳相传的口头文本,其后在流传的过程中被书写记录,成为《国语》《左传》以及诸子百家语的重要来源之一。口头讲诵者借助重复词句、程式句法、同部韵字、主题、叙事结构等单元,生产、记诵和传播语类文本,以使听众领悟历史经验,树立良好德行。以口头叙事视角研究先秦语类文本有三点重要意义:一是丰富了中国的口头叙事理论,二是促进对口头和书面文本关系的认识,三是深化对中国早期文本生成和流传过程的理解。
- 余建平
-
全文[ PDF 0.0 MB ] 2023.3(41):0-0 共有 297 人次浏览
|
|
- 论“格斯尔”组合型诗章的形成:基于《隆福寺格斯尔》最后三章的分析
- [摘要]蒙古史诗的结构研究通常聚焦于情节、母题,不太关注人物结构以及人物和情节的关系。《隆福寺格斯尔》最后三章的人物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对诗章的整体结构起决定性作用。第一,人物有独特的生成机制,敌方人物均有“组合型”特点,正方人物数量骤增,双方人物的生成遵循“强大化”和“两极化”原则。人物的这一结构特点进而决定了三个诗章情节、母题的组合方式,成为诗章形成过程的关键;其中,敌方人物是核心变量和决定性“提示信息”。第二,正因人物结构为关键因素,这三章均通过人物关系,在不同诗章之间建构了关联和指涉。这些人物在整个《隆福寺格斯尔》中发挥了增强统一性和稳定性的跨诗章功能。以上两点均为此三章作为组合型诗章所独有的类型特点。
- 玉 兰(蒙古族)
-
全文[ PDF 0.0 MB ] 2023.3(41):0-0 共有 273 人次浏览
|
|
- 炮声与歌声:《蒙古歌曲集》搜集整理的初心与价值
- [摘要]在现代蒙古族民歌搜集整理史上,1940年出版的由陶今也记译的《蒙古歌曲集》是目前可见最早的蒙古族民歌集汉译本。在抗战文艺背景下,不同文艺战线上的工作者为抗日宣传奔走呼号;陶今也运用漫画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并在伊克昭盟搜集整理、翻译蒙古族民歌集。从漫画到民歌的实践,显示了陶今也从事抗战文艺的爱国初心。 《蒙古歌曲集》为现代蒙古族民歌搜集整理工作确立了重要的范式。
- 刘思诚(蒙古族)
-
全文[ PDF 0.0 MB ] 2023.3(41):0-0 共有 291 人次浏览
|
|
- 金代文章“气骨”论
- [摘要]清人阮元对金代文章的“气骨”之评,是对金代文章风格的全面概括。金文的“气骨”源自女真人纯实、劲直的气质与独立自强的骨鲠;经由人格书写发展到政见表达,体现出以直言利害为特色的文风追求;又沉潜入金代士人好为辨析、自我树立的学术著述之中。在金代文学从人格气质到文章风格、学术话语的嬗递中,“气骨”是一以贯之的核心特征。
- 杜丽萍 王永
-
全文[ PDF 0.0 MB ] 2023.3(41):0-0 共有 268 人次浏览
|
|
- 高丽诗人李穑的晚年心态与“君子诗学”
- [摘要]“君子诗学”是对李穑晚年诗学思想的总结。李穑因参与高丽末期的政治纷争而陷入困境,他以家国为大计,表现出不为外物所累的达观心态。这种心态进一步促进了他对“君子诗学”的实践,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创作上追求君子所固有的坚毅刚强和乐天知命的精神风貌;二是在理论上重视心性修养,以“君子心”作为文章写作的根本。“君子诗学”的形成得益于李穑深厚的中华文化修养,是13世纪中国儒学思想域外传播的结果,并对李氏朝鲜时代的诗学思想产生深远影响。
- 陈博涵
-
全文[ PDF 0.0 MB ] 2023.3(41):0-0 共有 285 人次浏览
|
|
- 元代多族士人赠序文刍议
- [摘要]元代疆域辽阔且族群众多,多族士人交往密切,构建起体系庞大、互动频繁的社交网络。随着交往日深,汉人文士为蒙古、色目士人举办饯别仪式,撰序赠别遂成为常态。一些少数民族士人在积淀了深厚的汉文化修养后,也写作赠序以表情达意。元代多族士人之间赠序书写繁荣,赠序文真实呈现了多族士人的社会关系、交游形式、文化风尚和情感联系,反映了元代华夷一体、多元融合的文化特色。
- 宋万鸣
-
全文[ PDF 0.0 MB ] 2023.3(41):0-0 共有 1119 人次浏览
|
|
- 法式善“诗龛图”的空间构建及审美取向
- [摘要]以“诗龛图”为媒介,法式善促成了多族文士雅集的盛况,在诗画书写中构建起多族认同的审美文化空间。他与同侪以诗画互动的形式雅集唱和,表达师古意、主性情、尊真我的文艺观,以及重风雅、尚隐逸的审美取向。这种以“诗龛图”为中心的雅集唱和,以诗画会通的方式表现儒释道融合的思想文化精神,体现了赓续传统的自觉意识,在清代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具有示范意义。
- 高帆
-
全文[ PDF 0.0 MB ] 2023.3(41):0-0 共有 279 人次浏览
|
|
- 印度叙事文体“大诗”在藏族地区的传播、阐释与本土化
- [摘要]作为印度古典诗学中的文体概念,“大诗”在藏族学者的翻译和阐释的漫长历程中,不断与藏族地方知识和本土思想进行碰撞及融合;在理论阐释和文学创作两个层面,经历了具有创造性和本土化取向的传播路径。基于“大诗”对当代汉语诗歌写作的影响,研究者需要在中国文学的整体语境中对其展开本土化的讨论。
- 吉多加(藏族)
-
全文[ PDF 0.0 MB ] 2023.3(41):0-0 共有 294 人次浏览
|
|
- 台湾地区阿里嘎盖传说的流变及其文化内涵
- [摘要]阿里嘎盖传说是流传于台湾地区花莲阿美人与撒奇莱雅人中的地方传说。由于当地少数民族有语言无文字,因此历来对阿里嘎盖传说的文字记载较少,相关研究也较为缺乏。但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的代表,阿里嘎盖传说不仅延续着南势番人的情感记忆、信仰文化与生活经验,传说的流变也显示着地方民众生活实践和文化需求的变迁。文章以时间为线索观照阿里嘎盖传说的流变过程,以文化记忆理论为主要视角理解传说流变背后的文化内涵,力图呈现出近百年来阿里嘎盖传说的基本面貌。
- 赵经纬 袁同凯
-
全文[ PDF 0.0 MB ] 2023.3(41):0-0 共有 315 人次浏览
|
|
- “历史演进”的传说学方法论——重新对话顾颉刚孟姜女研究
- [摘要]顾颉刚的孟姜女研究是中国现代民间文学研究史上的经典,它创造了一个卓
有成效的传说研究范式,只是站在学术发展的今天,其中亦有可商榷之处。施爱东指出该范式
的核心问题在于“一源单线”的理论假设,这是目前最具影响力的方法论检讨。但这一批评是基
于故事学的立场,将孟姜女叙事主要当作单纯的动词性情节序列。而孟姜女首先是传说,传说
学对于“历史演进”研究的基本方法,除了关注情节之外,更强调核心名词的规约效用。所以,对
于那些具有真实性之人或物的传说而言,“一源发生”是合法的,传说的演进过程应该呈现出“一
源多线”的构型。民间文学的记录史永远无法还原其真实的生命史,却是映现生命史的优选途
径,它随时准备根据新材料而重新调整。对于或残缺或庞杂的历史记录,除了顾颉刚建构的“历
史的系统”和“地域的系统”之外,或许还可以在情境推原、建设多个维度的子系统等方面展开
更多尝试。
- 陈泳超
-
全文[ PDF 0.0 MB ] 2023.4(41):0-0 共有 1582 人次浏览
|
|
- 神话的象征形式及其精神限度
- [摘要]卡西尔不仅延续了康德批判哲学对神话和文化的先天条件的继续追问,而且
继承了康德实用人类学的普遍立场和目的论出发点来考察包括神话在内的各种文化象征形式
及其普遍特征。但在现象学方法的影响与启发之下,卡西尔从神话的发生学和心理学研究转向
神话现象本身,并且还原出神话的象征形式,从中发现生命、精神、文化与自由的辩证关系,为
重新开启神话的自由基点提供了教益和启示。
- 户晓辉
-
全文[ PDF 0.0 MB ] 2023.4(41):0-0 共有 274 人次浏览
|
|
- 俄罗斯突厥语英雄史诗研究综论
- [摘要]俄罗斯的突厥语民族众多,保留了数以百计的英雄史诗。科学意义上的俄罗斯
突厥语英雄史诗研究肇始于 19 世纪下半叶,可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十月革命前,史诗搜集工
作具有自发性,搜集的史诗作品偏重资料性。苏联时期突厥语英雄史诗被纳入国家文化建设,苏
联科学院和各加盟共和国的科研机构积极推动史诗的俄译和研究,制定各民族史诗搜集和出版
的统一规范,史诗搜集工作日趋系统化和学术化,在玛纳斯史诗、卡拉卡尔帕克史诗、乌兹别克
史诗、绍尔史诗、雅库特史诗等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史诗研究由关注单一史诗转向突厥语
史诗的比较研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学者更多关注解禁英雄史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奥隆
霍的研究。目前,突厥语英雄史诗研究呈现国际化趋势,俄罗斯突厥语英雄史诗研究的文本资料
和研究理路对中国的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 赵婷廷
-
全文[ PDF 0.0 MB ] 2023.4(41):0-0 共有 334 人次浏览
|
|
- 比较视野下中国少数民族文艺起源传说的
叙事特质及价值传承
- [摘要]少数民族文艺起源传说是口头文学理论的重要表征,亦是中国文论的重要组
成部分;具有形象性、神秘性、主体创造性等叙事特质。在比较视野下,少数民族文艺起源传说
与刘勰“原道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摹仿论”皆蕴含有文艺起源于摹仿的内涵,然而在摹仿
对象、媒介上又各有异同。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文艺起源“摹仿论”具有跨文化、跨民族的普遍性
意义。同时,少数民族文艺起源传说在历史逻辑上延伸了我们对文艺起源的探索,在存在形态
上拓展了中国文论的多样性。这对中国诗学的当下发展和建设具有启迪意义,也为中国民族诗
学走向世界提供了可靠依据。
- 邓永江
-
全文[ PDF 0.0 MB ] 2023.4(41):0-0 共有 297 人次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