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延安文艺传统与少数民族文学话语
  • [摘要]延安文艺传统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影响力体现在社会主义话语与民族性话语、民主性话语三种差异性因素“一体两翼”式的均衡发展上:社会主义话语与新人、写光明、典型化、两结合、深入生活等问题相联系;民族性话语与中国化、新民主主义的内容、民族形式、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问题相联系;民主性话语与大众化、民间性、革命性、科学性、文艺的特殊性等问题相联系。
  • 常海波
  • 全文[ PDF 0.0 MB ] 2020.1(38):5-13  共有 673 人次浏览
  • 发现边垣——纪念《洪古尔》出版七十周年
  • [摘要]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边垣在新疆狱中搜集和编写,195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洪古尔——蒙古民族故事》是中国《江格尔》第一个印刷文本,但边垣的生平却鲜为人知。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找到边垣早期档案,从中发现线索找到他的亲人和遗物,证实"边垣"是边燮清的笔名;查阅他后期档案,探寻与《洪古尔》文本化过程相关的信息,并利用新资料,解决了《江格尔》研究史上一项悬而未决的问题。更多还原
  • 斯钦巴图
  • 全文[ PDF 0.0 MB ] 2020.2(38):5-12  共有 697 人次浏览
  • 《乌古斯可汗传》版本源流考
  • [摘要]乌古斯是突厥语人群中较重要的一支,他们在历史上活跃于漠北、中亚、伊朗、 小亚细亚和东欧。在现代突厥语的分类中,属于乌古斯语支的有土库曼语、阿塞拜疆语和土耳其语等。乌古斯人群中最广为流传的口头叙事,是有关“乌古斯可汗”的传说。除了以口头叙事的形式在民间流传之外,乌古斯可汗传说还在不同历史时期被写成了文本。文章考察了《乌古 斯可汗传》的回鹘文、波斯语、奥斯曼语和察合台语四种版本,并对这些文本所处的历史语境进行了追问。我们对不同版本的《乌古斯可汗传》进行比较后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这些差异是我们研究不同时代乌古斯人群如何进行合法性巩固和身份建构的一个契机。
  • 陈浩
  • 全文[ PDF 0.0 MB ] 2020.3(38):5-13  共有 1453 人次浏览
  • 清末至民国苗族古史研究中的蚩尤叙事
  • [摘要]清末至民国,中国通史编写的一个新特点是王朝更迭历史的书写范式被打破,学者们纷纷采用中国民族史的体例来撰写中国历史。文章梳理了中国民族史研究中上古英雄蚩尤从广义的“苗族”祖先,到现代苗族祖先的叙事历程;认为主流中国历史研究对蚩尤与“苗族”关系的叙事,深化了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的历史认知,而苗族知识精英对蚩尤与苗族关系的深入阐释,表达了苗族对中原、内地、中华文化的认同。
  • 苍铭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5-12  共有 1300 人次浏览
  •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的民族文学“入史”问题
  • [摘要]民族文学“入史”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写文学史”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文章将民族文学“入史”问题放置在范式转换的学术视野中,结合中国当代文学史范式转换的关键意义,提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文学史书写亟需回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主旋律,探索民族文学“入史”的适当路径。
  • 马梅萍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5-12  共有 487 人次浏览
  • 从“三起三落”看老舍幽默的命运和处境——以其长篇小说为例
  • [摘要]幽默是老舍作品的重要标签。然而,在其长达40年的创作生涯中,老舍并不是始终与幽默伴随,或将幽默进行到底,而是经历了反反复复、潮起潮落。以往对老舍幽默的研究较少注意到这种动态的追踪。文章以老舍长篇小说为视角,追踪其处理幽默的“三起三落”,并揭示背后的成因,进而讨论幽默在中国现当代的命运和处境。
  • 王卫平
  • 全文[ PDF 0.0 MB ] 2020.4(38):5-14  共有 497 人次浏览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演进——基于壮族布洛陀史诗的思考
  • [摘要]在布洛陀史诗的形成过程中,不断强化的中华民族观念为壮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萌芽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而言,布洛陀史诗中有关多民族经济交往、文化交流及制度交融等的记载都保存了相关信息。这成为壮族与其他民族共同创造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之历史佐证,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此外,搜集整理“布洛陀史诗”的历程也是对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再发现过程。
  • 李斯颖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13-23  共有 452 人次浏览
  • “宗”:格萨尔史诗的叙事程式、传统法则与故事范型
  • [摘要]“宗”作为格萨尔史诗传统中的关键术语之一,学界对其讨论由来已久。文章立足于民族志诗学,对史诗语域下“宗”的意义和功能进行解析。从语词层面来讲,“宗”当被释义为“城堡”,围绕“宗”,史诗中形成了大量的程式化表达,通过解析“宗”及其特性修饰语,可以解码演述人构筑诗行的技巧和法则;作为典型场景,史诗中对“宗”的描述和铺排,不仅向受众传达了包括战争起因、经过和结果在内的情节要素,还侧面传达了包括善恶、敌友和信仰在内的重要信息;脱胎于藏族传统建筑的“宗”,其建制符合藏族“宇宙三分”的世界观,而宇宙三分观,恰恰点明了格萨尔史诗“上方天界遣使下凡,中间世上各种纷争,下方地狱完成业果”的叙事结构。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宗”在史诗语域中当被释解为“城堡”,但是其指涉范围远远超出了物质的“城堡”,而具有统摄整个叙事传统的重要功能。
  • 央吉卓玛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13-27  共有 553 人次浏览
  • 东巴叙事传统的研究范式与多维观照
  • [摘要]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国内少数民族的叙事传统被当作“文学文本”加工利用, 忽略了其作为文化传统的整体性、活态性及其多元化文本特征。东巴叙事传统所具有的仪式表 演、口头演述、诗歌舞画融一体的叙事特征决定了其研究范式的多元化。基于共时性、历时性两 个视角,对不同文本、不同文类、不同民族的叙事传统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从以书面文学文本 为基础的研究转向以民族志为导向的多维度研究。这种多维度的研究范式不只是少数民族叙事 传统研究的新路径,也是促进口头诗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多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长点。
  • 杨杰宏
  • 全文[ PDF 0.0 MB ] 2020.2(38):13-19  共有 649 人次浏览
  • 延安时期马加创作及其文献资料问题论析
  • [摘要]东北现代作家马加曾于1938年至1945年在延安生活,并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创作时期。延安时期马加的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涉及散文、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创作,真实地记录了马加创作的心路历程及其变化。这些作品不仅对于研究马加的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还对于研究延安文学有着一定的价值。结合实际情况可知:延安时期马加创作的文献搜集和整理还有一些空间,沿着从创作研究到文献资料问题的思路展开论析,对马加及其相关系列问题的研究都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 张立群;黎黎
  • 全文[ PDF 0.0 MB ] 2020.1(38):14-23  共有 813 人次浏览
  • 中华文学版图中的“西游故事”演化
  • [摘要]千余年的《西游记》演化,归根到底是“西游故事”的演化。整个故事系统的演化以百回本小说“成书—影响”为主要参照系,却不以其为根本线索。该过程是在中华文学版图内,在多民族平等对话和有机融合的动态机制中发生的。一方面,各民族“西游”文本存在“求同”现象,但这不是由汉民族文化传统的辐射式影响造成的,而是基于各民族间天然的文化纽带和叙事实践中的同质心理;另一方面,“存异”是故事多民族演化的主体形态。差异化、个性化的民族叙事交流融合,推动了故事的形成与递变,也构成了整个系统的丰满质感和多元底色。 摆脱“百回本中心观”与“汉民族本位观”的传统逻辑,回归“故事”,回归“中华文学”,有利于还原“西游故事”演化的真实生态。
  • 赵毓龙
  • 全文[ PDF 0.0 MB ] 2020.3(38):14-23  共有 1025 人次浏览
  • 老舍创作的语言变化与现代汉语规范化
  • [摘要]老舍创作语言发生过两次明显变化,矫正过三个“错”。两次变化都涉及方言土语与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关系。第一次变化发生在现代汉语史第一期,矫正了“乱用”方言土语和文白相间的“错”;第二次变化弃用方言土语,运用普通话,力求规范化。老舍对汉语规范化和方言土语的态度都存在弃用反复、矛盾游移现象。囿于学科壁垒,语言分析和文学解读分歧较大。
  • 石小寒
  • 全文[ PDF 0.0 MB ] 2020.4(38):15-24  共有 606 人次浏览
  • 史诗文本化过程与功能型诗部的形成:基于蒙古文《格斯尔》“勇士复活...
  • [摘要]蒙古文《格斯尔》是由独立流传的单部及多部本组合而成的长篇史诗,在组 合、编纂过程中,一些诗部体现出不同于传统史诗诗部的非典型特征,这些非典型特征往往隐 含着其形成原因和特殊的功能。“勇士复活之部”就是一部结构、主题、情节均体现出非典型特征的诗部。文章对其结构进行分析,提出此章非典型结构的形成是以独特的功能为导向,即该结构促使叙事内容和抒情诗歌的传统功能发生了转变,使其简单情节成为独立诗部的同时,在蒙古文《格斯尔》传记体书面文本形成过程中,亦发挥了承上启下的语篇功能以及回归蒙古英雄史诗传统的逻辑功能。
  • 玉兰
  • 全文[ PDF 0.0 MB ] 2020.2(38):20-30  共有 667 人次浏览
  •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与中国当代文论的基本关系
  • [摘要]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提下的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应筑基于多民族文学之上,形成对多民族文学的阐释能力。为消除中国当代文论对少数民族文学的隔膜状态,应进一步重视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理清它与中国当代文论的基本关系:(1)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是当代文论建设的重要资源,这是文学理论的生成逻辑和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现实状态决定的;(2)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要在完善中国文学观念、构建当代文学理论中不断优化、提升自身理论品位;(3)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与当代文论的交往融会是新时代文学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导作用,一方面要发挥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积极影响,以进一步丰富完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文学理论,促进多民族文学不断发展。
  • 张永刚
  • 全文[ PDF 0.0 MB ] 2020.1(38):24-32  共有 716 人次浏览
  • 北魏太武帝时期文士交游活动及其文学史意义
  • [摘要]北魏平城时期,文士交游活动仅集中出现于太武帝拓跋焘“神?征士”至“国史案”发期间的近二十年里。这是一个值得引起关注的文学现象。这些交游活动的出现,是当时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北方政局趋于稳定的情势下士人们获得一定精神自由空间的体现,也是文学参与当时君权文化、士族文化建构的体现。其交游范围狭窄,交游形式简单,相关作品的创作水准普遍不高,但却是对汉末魏晋以来士风与文风的直接延续,是北魏文学初兴和文坛初步形成的基本表现,对北魏迁洛后的文学兴起也有一定影响。
  • 胡政
  • 全文[ PDF 0.0 MB ] 2020.3(38):24-30  共有 962 人次浏览
  •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念导向与民族文学功能
  •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9月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中国的多民族文学研究应该如何回应这一新时代目标?本期刊发一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念导向与民族文学功能”笔谈文章,从民族文学功能角度提出了“民族文学的特殊使命——铸牢中华民族同体意识”,正是对这一时代命题的深入解读。
  • 刘俐俐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24-29  共有 441 人次浏览
  • 传记、选集和研究的集成——读《老舍自述(注疏本)》
  • [摘要]《老舍自述(注疏本)》不仅是一部充满现场感的作家自传,通过选取作家相关作品,还带有作品选本的作用。选取的作品大多是一般选本较少见到的篇目,甚至包括部分旧体诗词,这对老舍作品普及具有很大益处。同时因为附有注疏,又为自述增添了许多旁证史料和研究成果,加强了可读性,对老舍研究的深入更具有相当价值。
  • 艾翔
  • 全文[ PDF 0.0 MB ] 2020.4(38):25-29  共有 507 人次浏览
  • 口头传统中的历史实践——以土尔扈特蒙古民谣《宽广的伊吉勒宰河畔》...
  • [摘要]文章在梳理口头传统与历史关系脉络的基础上,运用民族志方法,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土尔扈特蒙古人中流传的民谣《宽广的伊吉勒宰河畔》及民众对其进行的诠释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民谣在土尔扈特民间传唱的过程中,民众结合土尔扈特东归的历史背景对其文本进行解释的实践。文章认为,重视已经定型的口头传统文本的同时,也要关注未定型的言说,且分析未定型言说对于观察口头传统的传承及其与民间社会的关系亦至关重要。
  • 那木加甫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28-33  共有 567 人次浏览
  • 重塑蒙古诗歌传统:巴·布林贝赫创作的意义阐释
  • [摘要]继承、借鉴、创新是巴·布林贝赫对民族文学发展规律的高度概括,他本人也用毕生的创作实践印证了这一规律。在民族性向度上,他始终将文化传统作为文学创作的根基和起点,全面继承了蒙古族民间文学、古典韵文修辞形式、艺术手法、结构模式、文化心理、审美理想,并汇通古今,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在开放性向度上,从汉族诗歌借鉴意境与巧思,从俄苏诗歌及西方浪漫主义那里借鉴自由抒情,从外国叙事诗中借鉴“以抒情的方式叙事”的思想,从泰戈尔等人那里借鉴唯美精巧的散文诗创作艺术,并将这些外来因素真正融入到蒙古族民间传统中;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继承、借鉴、创新三位一体,在抒情长诗、叙事诗、散文诗和自由体诗歌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 海日寒
  • 全文[ PDF 0.0 MB ] 2020.4(38):30-39  共有 484 人次浏览
  • 民族文学的民族认同建构功能
  • [摘要]当代民族文学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民族文学中普遍表现出民族认同的现象,这牵涉到民族文学的各种文体如小说、诗歌、散文等,其中尤以少数民族小说体现最为显著,从长篇小说《心灵史》《尘埃落定》等到大量的中短篇小说莫不如此。这种民族文学中的民族认同现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形态多样;不仅有外显的表征,也有内隐的征候;所涉及到的不仅有一流的名家名作,也有一般的作家作品。
  • 樊义红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30-32  共有 469 人次浏览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