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民族文学经典中的红色文化传承研究
  • [摘要]红色文化包孕在20世纪以来的民族文学生产,尤其是它的革命叙事之中,属于民族文学经典的重要内涵。民族文学经典中的红色文化书写以马克思主义为观念本源,以中国革命实践为叙事基础,具有民族性和革命性的显著特征,发挥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功能。红色文化炼造了20世纪以来民族文学的文化品格。以“民族文学经典”和“红色文化传承”两个关键词为中心,观察、考释民族文学经典中的红色文化书写,可以凸显民族文学革命叙事中丰富的红色文化表现形式,呈现红色文化的民族性特征。
  • 黄晓娟
  • 全文[ PDF 0.0 MB ] 2024.6(0):0-0  共有 24 人次浏览
  • 论当代少数民族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的叙事新变
  • [摘要]文章探讨了当代中国少数民族脱贫攻坚题材文学在新时代背景下发生的叙事新变,集中展示这类文学作品在叙事主体、视角及风格等方面出现的新特点,揭示其对中国乡土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当代少数民族脱贫攻坚题材文学作品不仅记录了脱贫攻坚事业的艰辛历程,更展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特色与社会变迁,提供了理解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以及乡村变革的新视角。
  • 杨一
  • 全文[ PDF 0.0 MB ] 2024.6(0):0-0  共有 6 人次浏览
  • 燕京书写与金元易代之际的士人精神
  • [摘要]燕京城的兴衰,是13世纪中国经历政治变迁、实现大一统的一个缩影,关联着易代之际的士人心态与文学创作。燕京的衰落始于金朝中后期的“贞祐南渡”,北方士人的燕京书写,有力弘扬了中华文化传统中的忧患意识和乱后思治的社会责任感。随着元朝定都燕京并不断地建设大都新城,燕京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帝都气象,这一时期的燕京书写流露出士人积极的治平理想。燕京兴衰见证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士人精神,这种精神也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走向统一、走向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动力。
  • 陈博涵
  • 全文[ PDF 0.0 MB ] 2024.6(0):0-0  共有 6 人次浏览
  • 符号共享与场域竞争———关于花儿起源的民间叙事研究
  • [摘要]“花儿”是西北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是当地各民族共同用来抒发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多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从关于花儿起源的民间叙事可知,花儿内容和主要格式与汉民族以《诗经》为代表的民歌有相似之处,花儿的曲调则来自西北各民族民歌。各民族在“花儿会”这个共同的社会场域中既相互竞争又协商学习。在此场域中逐步形成的花儿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被各民族所接受并广为传播。
  • 钟进文(裕固族) 赵丽芳
  • 全文[ PDF 0.0 MB ] 2024.6(0):0-0  共有 9 人次浏览
  • 关键在于一个‘化’字”———曲六乙的少数民族戏剧研究理念探析
  • [摘要]曲六乙是当代少数民族戏剧研究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他六十余年的少数民族戏剧研究历程以“化”的理念贯穿其中,可归纳为三个层面:在概念层面,他推动了少数民族戏剧概念从“三分法”向“两分法”乃至“多分法”的演进,细化了分类标准,扩大了概念范畴;在史观层面,他倡导确立“中华民族戏剧史观”,为少数民族戏剧入史提供了历史依据与理论支撑;在方法层面,他强调少数民族戏剧共性与个性的融合、创新,明确了“以我为主,化为我用”的主体定位及方法。回溯这一理念,不仅有助于明确曲六乙在少数民族戏剧领域的学术贡献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贡献,而且有助于厘清少数民族戏剧核心理念的变迁历史,对完整呈现少数民族戏剧发展史大有裨益。
  • 冯王玺
  • 全文[ PDF 0.0 MB ] 2024.6(0):0-0  共有 7 人次浏览
  • 破立之间:清末民初旗人作家蔡友梅的“迷信”书写
  • [摘要]旗人作家蔡友梅的写作生涯近二十年,“迷信”是其创作的重要主题。他详实地书写了北京地区的信仰生活,留下独特的社会实录和民俗记录,并形成精彩的小说文本。同时,在对迷信的反复书写中,蔡友梅的态度从清末的“破迷信之根株”一变为民国后的维持迷信,这一过程显示出旗籍维新人士进入民国后的思想困惑及应对思辨。蔡友梅的迷信书写,既关联着特定的族群“旗人”、特定的地域“北京”,又呼应着全国范围内传播的“反迷信”思潮,并与新文化运动发生思想的联结和碰撞,旗人的地方生活实录从而具有了思想史文本的多重意义。
  • 王鸿莉
  • 全文[ PDF 0.0 MB ] 2024.6(0):0-0  共有 5 人次浏览
  • “西藏”的回响与新声———博物学视野下的《西高地行记》
  • [摘要]相比阿来21世纪初“走进西藏”时对西藏形象的塑造,《西高地行记》在延续既往历史、文化双重维度外,新增了包括植物学在内的博物学维度。该维度不仅意味着阿来将观察植物的兴趣转化为自身创作新的生长点,同时也意味着作者以更具东方内涵的“博物体”展开与“大地”的对话。在此意义上,“行记”是以文学的审美价值探索其与现实关联方式的一次有益尝试。
  • 葛毓宸
  • 全文[ PDF 0.0 MB ] 2024.6(0):0-0  共有 6 人次浏览
  • 中国传统文化的异域转生与周边影响——以朝鲜民族抵抗诗人李陆史的诗...
  • [摘要]朝鲜民族诗人李陆史通过对汉诗、典故等中国文化元素的移用,在诗歌中表达了强烈的反殖意识和政治隐喻。丰富的中国体验和深度的文化认同,又驱动其将北方意象赋予广阔的中国大陆,从而使其诗歌具备了越境的诗学特质,由此拓宽了朝鲜民族文学的地理学空间。中国传统文化为李陆史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厚资源,在亡国之恨和排日情愫的诗学意象追求中,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异域转生,彰显了对周边国家文学的影响。
  • 张乃禹
  • 全文[ PDF 0.0 MB ] 2024.6(0):0-0  共有 10 人次浏览
  • 论“生活转向”与民族文学生活研究的可能性
  • [摘要]在当代文艺理论界,“文学生活”概念经由“日常生活转向”的召唤出场,又迅速“常识化”为以文学文本为中心、以文学生产/消费为分析框架、以汉族作家文学为关注重心的“关于文学的生活”及其研究。透过对当代“文学生活”概念史及其背后社会语境、研究范式和价值取向的分析可见,少数民族文学生活的相关研究在此轮“生活转向”中尚未受到充分重视。对民俗学、民间文学日常生活研究的借鉴,有助于从文化整体观视域出发重新思考文学生活研究的可能性,文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方法也有助于推动“民族文学生活”(多民族/少数民族的文学生活)及其讨论成为一种新的理论共识。
  • 李菲
  • 全文[ PDF 0.0 MB ] 2024.6(0):0-0  共有 6 人次浏览
  • “真实的虚构”与非虚构:文学和人类学的再相遇
  • [摘要]民族志的文学性质使之与非虚构写作具有高度相似性,但在阅读受众、议题制造、公共影响上形成了巨大差异。对非虚构写作的讨论使人类学返身向内,着眼于民族志写作的自我革新与变化,形成了与过往文学人类学在对象、视角、指向上的差别,形构出文学与人类学的再相遇。文章从民族志书写与非虚构写作间的公共性、笔法与互鉴三个问题出发,讨论文学与人类学再相遇的场景。吸收、借鉴非虚构写作的笔法、技法和手法,锤炼、打磨与完善民族志文本,扩大民族志公共性影响,是我们在经典之后需要“接着讲”的地方。民族志书写与非虚构写作间相互吸收、对话和融纳,对于文学和人类学来说都是势在必行的趋势。
  • 卢成仁
  • 全文[ PDF 0.0 MB ] 2024.6(0):0-0  共有 4 人次浏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