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吉狄马加的诗歌创作与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摘要]作为有着明确而自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代彝族诗人,吉狄马加在“纵的继承”与“横的移植”中完成了他的族群身份、中国身份与世界身份的交融。在处理民族认同与共同体意识、传统伦理与核心价值观、地方路径与世界视野等关系时辩证而灵动,他的诗因此“内联着族群,外联着世界”。而强烈的“见证意识”,又使他始终将写作介入社会公共性命题的思考中,践行着他的社会诗学创作理念,“见证诗人”“中国诗人”“人民诗人”等因此构成吉狄马加的阐释框架。吉狄马加的诗成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标本案例,自有其文学史意义。
  • 李长中
  • 全文[ PDF 0.0 MB ] 2023.3(41):0-0  共有 310 人次浏览
  • 建党精神谱系与当代少数民族儿童文学
  • [摘要]当代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创作赓续着建党精神谱系,积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当代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在题材、内容、风格上呈现出新的面貌,并以其“民族性”和“人民性”的书写展现了中国各民族少年儿童的精神风貌与生活状态,肩负着民族性格塑造、民族审美开拓的历史使命。
  • 王倩倩
  • 全文[ PDF 0.0 MB ] 2023.3(41):0-0  共有 301 人次浏览
  • 论少数民族文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
  • [摘要]少数民族文学的政治性、民族性与文学性决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其特殊使命。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当下的文学实践看,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评论要积极主动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构筑中华文化共同体,要讲好中国故事与弘扬中国精神,坚守书写民族审美特色,同时还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与消弭狭隘的民族主义与地方主义。
  • 徐俊六
  • 全文[ PDF 0.0 MB ] 2023.3(41):0-0  共有 280 人次浏览
  • 跨域、时代与地方书写:端木蕻良香港时期的文学路径
  • [摘要]1940年端木蕻良流徙香港后,香港文坛将其识别为时代作家而非东北作家,此种空间与身份建构的多重变迁,促使他的创作重心从表现故乡转向书写整个抗战时代。东北叙事、跨域流动与香港经验等因素共同作用,催生了端木蕻良以“地方风土”为中心的创作观,并由此为20世纪40年代文学如何表现抗战中国提供了新的书写范式。
  • 冯芽
  • 全文[ PDF 0.0 MB ] 2023.3(41):0-0  共有 267 人次浏览
  • 抗战时期金朝奎诗歌的伪满洲国书写与精神认同
  • [摘要]1938年至1945年间,朝鲜诗人金朝奎为躲避朝鲜境内日帝殖民主义监视,移居至我国东北,创作了大量具有时代特征的伪满洲国书写诗歌作品。这些诗歌兼具流寓文学、离散文学、移民文学、殖民地文学与抵抗文学等多重文学属性,诗语含蓄、精神内敛,有较高的文学与史学价值。作品中表现的诗人情感始终困顿于身在“满”而又心厌“满”的矛盾格局内,这既是其抗拒流寓情绪的真实流露,更是其反殖抗日精神的表象显现。
  • 张文娟
  • 全文[ PDF 0.0 MB ] 2023.3(41):0-0  共有 1084 人次浏览
  • 牧区记忆、文化再现与历史书写———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近期小说论
  • [摘要]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近期创作的现实主义小说《歇马台》和《白水台》,集中展现新疆哈萨克牧民定居后,如何积极转变身份,与各族群众携手互助、成长蜕变的图景。两部小说通过家族式集体记忆的文学叙事模式,深描“民族团结”和“军民守边”的交往交流交融事实,为讲好新时代新疆故事、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文艺力量。
  • 李红霞 邹赞
  • 全文[ PDF 0.0 MB ] 2023.3(41):0-0  共有 1014 人次浏览
  • 昨日遗迹与本真幻觉———论田耳小说《秘要》及其文本性态度
  • [摘要]田耳的小说一向有着黑色感悟力,并在熟练的类型化叙事中找到舒适的阅读区间。但这并不妨碍他对社会边缘人物的关注热情,而最新的长篇小说《秘要》,则企图将这一热情涵养在更广阔的历史视野中。在多重的文本世界中复现20世纪80年代的武侠热,给精英化的怀旧思潮提供一份别样注脚,构成这篇小说的出发点。小说以黑书收藏为切口,而借“第一缺本”的噱头,设定了一个寻找武林秘籍的叙述套路,却又借用了侦探小说的框架。从一个文本穿越到另一个文本,从一个文类转移到另一个文类,其中的机智和轻巧,不仅关乎小说的叙事特征,而且反映田耳的历史想象,更多建立在文本的权威上,并由此而将现实的尴尬人生与宏大的社会历史关联起来了。
  • 赵牧
  • 全文[ PDF 0.0 MB ] 2023.3(41):0-0  共有 279 人次浏览
  • 口头叙事与先秦语类文本的生成
  • [摘要]语类文本是先秦时期最活跃的文献类型之一。它们多数源于瞽史等群体的口头讲诵,是口耳相传的口头文本,其后在流传的过程中被书写记录,成为《国语》《左传》以及诸子百家语的重要来源之一。口头讲诵者借助重复词句、程式句法、同部韵字、主题、叙事结构等单元,生产、记诵和传播语类文本,以使听众领悟历史经验,树立良好德行。以口头叙事视角研究先秦语类文本有三点重要意义:一是丰富了中国的口头叙事理论,二是促进对口头和书面文本关系的认识,三是深化对中国早期文本生成和流传过程的理解。
  • 余建平
  • 全文[ PDF 0.0 MB ] 2023.3(41):0-0  共有 298 人次浏览
  • 论“格斯尔”组合型诗章的形成:基于《隆福寺格斯尔》最后三章的分析
  • [摘要]蒙古史诗的结构研究通常聚焦于情节、母题,不太关注人物结构以及人物和情节的关系。《隆福寺格斯尔》最后三章的人物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对诗章的整体结构起决定性作用。第一,人物有独特的生成机制,敌方人物均有“组合型”特点,正方人物数量骤增,双方人物的生成遵循“强大化”和“两极化”原则。人物的这一结构特点进而决定了三个诗章情节、母题的组合方式,成为诗章形成过程的关键;其中,敌方人物是核心变量和决定性“提示信息”。第二,正因人物结构为关键因素,这三章均通过人物关系,在不同诗章之间建构了关联和指涉。这些人物在整个《隆福寺格斯尔》中发挥了增强统一性和稳定性的跨诗章功能。以上两点均为此三章作为组合型诗章所独有的类型特点。
  • 玉 兰(蒙古族)
  • 全文[ PDF 0.0 MB ] 2023.3(41):0-0  共有 273 人次浏览
  • 炮声与歌声:《蒙古歌曲集》搜集整理的初心与价值
  • [摘要]在现代蒙古族民歌搜集整理史上,1940年出版的由陶今也记译的《蒙古歌曲集》是目前可见最早的蒙古族民歌集汉译本。在抗战文艺背景下,不同文艺战线上的工作者为抗日宣传奔走呼号;陶今也运用漫画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并在伊克昭盟搜集整理、翻译蒙古族民歌集。从漫画到民歌的实践,显示了陶今也从事抗战文艺的爱国初心。 《蒙古歌曲集》为现代蒙古族民歌搜集整理工作确立了重要的范式。
  • 刘思诚(蒙古族)
  • 全文[ PDF 0.0 MB ] 2023.3(41):0-0  共有 291 人次浏览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