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论西南少数民族现代文学的国家认同
  • [摘要]近代以来,西南各族人民在亡国灭种危机中对中华民族概念的认识逐渐清晰,现代国家意识随之形成,以现代作家为代表的西南少数民族进步知识分子体现出鲜明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和现代国家认同意识。他们把这种认同意识融入文学实践之中,使西南少数民族现代文学的历史进程与现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历史进程同频共振,使中华民族的“和”“合”逻辑更显清晰。西南少数民族现代文学的历史进程是不断强化现代国家认同的过程。这种认同包含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即政治上追求建立富强的现代中国,文化上认同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
  • 彭兴滔
  • 全文[ PDF 0.0 MB ] 2024.5(0):0-0  共有 299 人次浏览
  • “边地”经验:《贵州文艺》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少数民族文艺
  •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少数民族文艺内在于文艺普及运动的发展逻辑之中,并因多重参与者的有效互动而打开了富有生长性和建设性的实践空间。以《贵州文艺》为代表的地方通俗文艺期刊,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从制度保障和文艺实践等层面积极探索少数民族文艺的发展路径,不仅展现了人民文艺实践的丰富面相,其中彼此关联的实践主体所集聚的“边地”经验也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学从兴起到确立,再到汇聚于人民文艺“多质性”发展的历史进程。
  • 苏明奎
  • 全文[ PDF 0.0 MB ] 2024.5(0):0-0  共有 180 人次浏览
  • 文人交往与西藏新小说的文学生产
  • [摘要]在西藏新小说的兴起、发展过程中,文人交往扮演着重要角色。围绕文学刊物、文学沙龙、文学会议、文学选本和文学丛书等展开的文人交往,不仅为西藏新小说的创作、发表、批评、传播提供了资源和动力,而且助推了西藏新小说与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等文学思潮进行积极互动和有效对话,共同形塑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的新格局。
  • 文 婷
  • 全文[ PDF 0.0 MB ] 2024.5(0):0-0  共有 208 人次浏览
  • 《金谷银山》与新乡村叙事的现代性问题
  • [摘要]《金谷银山》是当代乡村建设、农民英雄创业的典型样本,展现了乡村大面积对接“现代”、生产“现代”的可能,也提示乡村现代主体的生产中迫切需要的是空间而非时间。作品成功地营造了一个新乡村,这种乡村看似是凝聚的、集体式的,实则是以部落化的方式存在,这种“被发明的集体”本质上是个体化时代农民出路问题的一种想象性解决,也是作家概念世界与经验世界的分裂导致的。
  • 王成珊 刘文祥
  • 全文[ PDF 0.0 MB ] 2024.5(0):0-0  共有 152 人次浏览
  • 作为吉狄马加诗歌中心意象的“河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摘要]吉狄马加的诗歌以“河流”为主体,对生存空间、历史谱系与生命秩序展开想象和书写,使“河流”成为其诗歌世界意象系统的中心,并对新时期以来其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学构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河流作为土地的分支,不仅以其“土性”的内涵指涉着“民族—世界”的同一性空间,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水性”的质素弥合了历史与当下的多重撕裂,从时间意识出发彰显了“世界”的统一特质,最终在个体生命的交互中析出博爱、生死与精神原乡等深刻命题,在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将生命共融、灵魂共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诗歌思想与审美的终极价值。
  • 刘晋汝
  • 全文[ PDF 0.0 MB ] 2024.5(0):0-0  共有 140 人次浏览
  • 论万玛才旦小说中的奇幻叙事
  • [摘要]万玛才旦小说的突出特征之一在于奇幻叙事。他以独有的方式将转世轮回、生死界限的打破等奇幻元素融入到对藏地日常生活的书写中。探索小说中奇幻叙事的来源、藏地奇幻叙事的特征以及小说如何通过奇幻抵达当下的现实等问题,为理解万玛才旦的作品提供了新路径。奇幻的背后是作者对前现代文化的回望,展现了非理性之下对现实的触碰。
  • 金 露
  • 全文[ PDF 0.0 MB ] 2024.5(0):0-0  共有 151 人次浏览
  • 再造故乡:20世纪以来石狮姑嫂塔传说的演变及其动因
  • [摘要]石狮姑嫂塔及其附着的望夫传说,在历时流变过程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与内涵。20世纪以来,该传说的主角逐渐由“商妇”演变为“民妇”,这一变化映射了叙述群体的记忆差异。20世纪50年代,文艺工作者在搜集整理与再创作的过程中对传说进行了扩充和改编,使姑嫂塔传说的情感与主旨发生了显著变化。对商妇忠贞气节的颂扬,转变为对封建压迫的强烈批判与反抗,这使该传说成为无产阶级情感的重要载体。姑嫂塔传说演变的过程不仅反映了不同叙述群体的集体记忆,更揭示了特定时代思潮和社会发展的轨迹。
  • 蔡少辉
  • 全文[ PDF 0.0 MB ] 2024.5(0):0-0  共有 306 人次浏览
  • 祖先信仰、权力话语与民俗生境:八部大王传说圈多元共生形态的生成
  • [摘要]八部大王身世传说的形态结构与地域分布表明,该传说圈内存在两个传播中心,即以龙山县农车镇向外发散的早期文化中心和以保靖、武陵源、石门等县区向外发散的土司文化中心。传说圈内祖先信仰与话语权力关系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此消彼长促使八部大王传说形成了从龙山流向保靖,再从保靖经过龙山继续北上的传播路径;在传播过程中,传说圈的中心与边缘发生转换,呈现出多元共生样态。可见,传说圈不只是特定地区内不同传说群的丛集,并非只有中心边缘式样态;多元共生式与中心边缘式共存,彰显了传说圈文本生成机制的复杂性。
  • 金 媛 漆凌云
  • 全文[ PDF 0.0 MB ] 2024.5(0):0-0  共有 120 人次浏览
  • 民间传说的本土化和区域互动——以湖北省兴山县王昭君传说为中心
  • [摘要]区域互动是民间传说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基于本土化讲述,体现为不同区域的传说在文本上的关联。以湖北兴山王昭君传说为中心,并关注内蒙古、山西的同主题传说,可以发现王昭君传说的区域互动涉及南北两个传说圈,体现为相似、互文、接续三种类型。区域互动的内在机制包括逻辑和情感两方面。在意义逻辑上,传说有意义共现的能力,情节的指示性能够形成完整的叙事。在情感关联方面,传说的拟亲属关系和家国同构模式既能形成地域认同,又能构建民族情感共同体。区域互动连接了民间传说的地方性与公共性,其文化共享的特点能够为揭示民间传说由地域认同向共同体意识的生成转化提供一种路径。
  • 朱 林
  • 全文[ PDF 0.0 MB ] 2024.5(0):0-0  共有 125 人次浏览
  • 音乐和政治:《国民革命歌》的生成、传播与流变
  • [摘要]20世纪20、30年代风行于中国的《国民革命歌》,曲调源自法国儿歌《雅克兄弟》,其进入中国可能的途径是经由学堂乐歌传入黄埔军校。《国民革命歌》歌词有多个版本,词作者也颇具争议,极有可能是由黄埔军校的中国共产党人填词。围绕《国民革命歌》的争议背后是音乐与政治的密切关系,是民族主义、爱国主义、革命、政治在特定时期于音乐的表现。传唱一时的《国民革命歌》在近代中国产生了多种异文,其中最著名的是《两只老虎》。不同语境中的文本重构揭示了民间歌谣作为一种特殊文化资源所具有的跨语境连接能力,彰显了民间歌谣在官方与民间、精英与民众、大传统与小传统之间的张力,而这也正是民间歌谣的生命力所在。
  • 崔若男
  • 全文[ PDF 0.0 MB ] 2024.5(0):0-0  共有 166 人次浏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