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在新时代语境下深化与拓展文艺人民性理论
  •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首先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在新时代语境下,文艺理论研究和批评不仅要努力贯彻与实践人民至上的观点,而且要从人民性维度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质属性的认识,拓展文艺人民性的理论内涵。这种拓展首先要实现人民性思想由阶级性向普通人性的扩展,其次要实现人民性思想由群体普遍性向个人具体性的转换,再次要重建人民性与民族性的有机联系,最后要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下重建文艺人民性、民族性与文艺世界性、全人类共同人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还要以人民性为核心,从文艺本质论、文艺创作论、文艺作品论、文艺接受论、文艺发展论诸方面丰富与完善当代文艺理论的整体思想内容,建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新形态。
  • 谭好哲
  • 全文[ PDF 0.0 MB ] 2023.2(41):5-16  共有 1010 人次浏览
  • 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
  • [摘要]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坚持生产领域是决定性因素的理念,是正统马克思主义区别于非正统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的根本标志。因此,作为商品生产的艺术生产,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另一重大特征。艺术生产所创造的精神文明与物质生产所创造的精神文明,二者应该是相协调的,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在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上的证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又一重要特征。马克思认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现实部分。无论是自然的人化,还是人化的自然,都说明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因此,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的过程和结果,最终都指向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就是中国文艺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 庄桂成
  • 全文[ PDF 0.0 MB ] 2023.2(41):17-24  共有 274 人次浏览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中的生态美学研究
  •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生态美学研究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视域。进一步深化生态美学研究,要着力突出中国生态美学的马克思主义性质,强化其中国特色,实现马克思主义生态审美思想同中华传统生态审美智慧的有机融合;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生态审美关切;构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美好的生态关系,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生态审美智慧。
  • 卢政
  • 全文[ PDF 0.0 MB ] 2023.2(41):25-32  共有 255 人次浏览
  • 20世纪30年代沈从文乡土小说里的风景及其“暗面”
  • [摘要]20世纪30年代,沈从文乡土小说中的风景已经不再是碎片化的点缀之物,而是蕴含着作者审美理想和创作观念的一个整体性存在。沈从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讲究自然风景的如画性及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的对应性关系。沈从文这个时期所书写的“乡土道德风景”是对传统“比德”说的复归,也在一个“暗面”完成了对社会秩序的“自然化”处理。
  • 马新亚
  • 全文[ PDF 0.0 MB ] 2023.2(41):33-44  共有 263 人次浏览
  • 战争语境与“明日的艺术———论沈从文20世纪40年代的湘西书写
  • [摘要]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沈从文着眼于湘西的“明日”,从“知识”和“情感”两方面入手,通过将“未来湘西”和“抗战前途”相结合,塑造了作为未来“大战场”的湘西形象。在探索抗战语境下湘西命运和出路的过程中,沈从文以“未来”召唤“未来”,最终贡献出一种以“明日的艺术”来抵抗现实危机的写作方案。
  • 唐小林
  • 全文[ PDF 0.0 MB ] 2023.2(41):45-54  共有 311 人次浏览
  • “吊诡”作为方法:从《边城》看沈从文的乌托邦书写策略
  • [摘要]悬置在《边城》内部的多重吊诡关系,看似乌托邦话语逻辑上的破绽,实则对湘西世界“乌托邦与否”起了隐蔽的决定性作用。吊诡之于沈从文的乌托邦书写,不仅构成了具有颠覆性方法论意义的关键概念,同时体现了“牧歌式文体”背后乌托邦叙事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表明湘西世界早已溢出桃源式古典乌托邦的常规。
  • 王娴
  • 全文[ PDF 0.0 MB ] 2023.2(41):55-64  共有 1027 人次浏览
  • 论沈从文新诗讲义中的苗族歌谣因素
  • [摘要]沈从文的新诗讲义具有鲜明的苗族歌谣因素,他自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自觉地搜集与整理湘西苗族歌谣,促进了其后新诗讲义中对诗体形式与民族情感的思考。歌谣问题是沈从文讲述的核心,他受到苗族文化的深刻影响,表现出对新诗自由体形式的浓厚兴趣。沈从文的新诗讲义与苗族歌谣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他将以苗族歌谣为主体的民歌整理内化为对新诗写作思维与诗体形式之思考,并自觉地呈现了民歌资源的重要价值。
  • 张凯成
  • 全文[ PDF 0.0 MB ] 2023.2(41):65-73  共有 278 人次浏览
  • 金元易代与“文化重建”———元好问与“河汾诸老”的人生选择及文学...
  • [摘要]金元易代之际,“河汾诸老”中有五人出仕,元好问也明确表达了希望入仕元廷的愿望。进入元朝实现救世行道之志,是当时士人的普遍选择。金元之际文学的主流精神不是“隐逸”,而是“文化重建”。在此时段,士人的“遗民情结”总体较为淡薄,“遗民文学”并非研究的最佳视角。“大元气象”正是那些心“向庙堂”的“豪杰文学之士”和他们的弟子后学所创造的。
  • 张勇耀
  • 全文[ PDF 0.0 MB ] 2023.2(41):74-87  共有 271 人次浏览
  • 清代“苗图”竹枝词中的民族观念
  • [摘要]国内外收藏的百余种“苗图”抄本中,至少存在两套“苗图”竹枝词的文本系统,而“苗图”存在跨文本系统进行内容匹配的现象。“苗图”作为概念性知识图谱,图像、说文、竹枝词并举,对每个民族的标志性文化进行突显与再确认,图文共建了“以俗别类”的人群辨识方式,实现了贵州少数民族分类体系的秩序化。“苗图”竹枝词还蕴含文人看待贵州民族的两种观念:一是华夷同源观,二是民族向化观。既将贵州民族的“夷”俗历史化处理,又赋予其介于华、夷之间的新身份,塑造了独具特色的贵州民族文化形象。
  • 蒙锦贤(布依族)
  • 全文[ PDF 0.0 MB ] 2023.2(41):88-97  共有 977 人次浏览
  • 《红楼梦》与乾隆宗室文学圈咏花诗关系考辨
  • [摘要]清代乾隆时期宗室文人及其身边文士所形成的文学交游圈中,永恚大的五首菊花诗及永恩的八首和诗、永恩的《咏白秋海棠(和蓉江韵)》与其门客程荫栋(蓉江)的原作,不仅在拟题、用韵及体裁上与《红楼梦》相同,且诗歌意蕴也颇为相似。虽然程荫栋《咏白秋海棠》原作尚未发现,但通过考证可知,永恚大等人咏花诗的写作有直接或间接受《红楼梦》咏花诗影响的可能。对《红楼梦》与乾隆宗室文人咏花诗相似现象的考察,有助于深入理解曹雪芹的创作心态与背景,同时亦说明诗歌或可成为《红楼梦》早期传播及影响的研究路径之一。
  • 薛红娟
  • 全文[ PDF 0.0 MB ] 2023.2(41):98-107  共有 278 人次浏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