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中国古代帝系神话与“大一统”观
  • [摘要]中国古代帝系神话包括三皇五帝谱系神话、帝王感生神话、帝王认同神话等, 是“大一统”观的伴生物。帝王谱系神话为“大一统”观提供了历史性的合理依据;帝王感生神话 成为历代君主统领天下的标识,同时也发挥了承袭弘扬“大一统”观念的作用;帝王认同神话则 扩大了“大一统”观的影响范围,为建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奠定了根性文化基础。帝系 神话所蕴含的“大一统”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思想根源。
  • 向柏松(土家族) 张兆芹
  • 全文[ PDF 0.0 MB ] 2023.1(41):5-14  共有 351 人次浏览
  • 口头诗学的语境范式与文艺观念的理论重构
  • [摘要]口头文学的现场性、活态性、演述性以及默会性决定了文学对语境的依赖。相 较于书面文学话语在“泛文学”时代的失语,口头诗学话语为融媒体时代的文学研究提供了有 效的理论思路。以口头诗学的语境范式重新审视文学存在的本然状态,语境范式可作为文学理 论的元概念、本体范畴和先验结构。新现象学对情境的整体性、混沌性和多样性的理论阐释,为 口头诗学语境范式的沉浸性和全息性提供了哲学基础。同时,新现象学以身体性作为情境的出 发点,这为口头诗学主体的在场性、交互性和居间性提供了理论支撑。
  • 徐 杰
  • 全文[ PDF 0.0 MB ] 2023.1(41):15-26  共有 272 人次浏览
  • 德昂族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的遗产化
  • [摘要]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口头叙事传统,史诗的传承与演述生态在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过程中不断变化。德昂族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 后,史诗的演述语境与传承方式发生了变革,政府和村民组织开展了各种非遗保护活动。为了 在新的演述场域中获得认同,传承人对史诗的程式、主题、情节等方面进行了创编。同时,传承 人身份的认定,增强了史诗演述人创编、传承的自觉意识与强烈的责任感,史诗的内容从程式 到主题、从情节到逻辑等方面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重构。可见,在非遗语境中,国家文化政策应 成为考量史诗传承的关键性要素之一。
  • 王晓艳
  • 全文[ PDF 0.0 MB ] 2023.1(41):27-38  共有 277 人次浏览
  • “边地奋木铎”:田炳生的康藏民歌搜集与译介
  • [摘要]田炳生所译《康藏名歌集》以其搜集歌谣之富,注解歌词之详,成为二十世纪 三四十年代康藏歌谣搜集、整理与翻译的代表。田炳生搜集、译介康藏民歌有三个特点:词、曲 兼顾;汉、藏双语记录;注重歌谣的文化信息,从而使其所搜集民歌保存了活态之“唱”。田炳生 对康藏一带歌谣的搜集、整理与译介,既是对歌谣学运动的接续与深化,又是用“文化”之器铸 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 李国太
  • 全文[ PDF 0.0 MB ] 2023.1(41):39-48  共有 348 人次浏览
  • 神性加持与生命共识:中日始祖型羽衣传说比较研究
  • [摘要]始祖型羽衣传说在日本广泛流布,在中国则多流传于少数民族中。中日始祖型 羽衣传说的结构和内容具有亲缘关系,其叙事模式和策略是基于对天女神性的选择、附会,意在 突出先祖与天女的血缘纽带,以强调先祖的神性特征,以及后世子孙具有不同寻常的能力与非 凡的业绩。中日始祖型羽衣传说均受《毛衣女》的影响,其深层意涵则在于对鸟(天鹅)与生命的共 识。同时,日本始祖型羽衣传说的传播与渡来人密切相关,其中隐含着中日文化交流史的信息。
  • 毕雪飞
  • 全文[ PDF 0.0 MB ] 2023.1(41):49-59  共有 1603 人次浏览
  • 金受申《老舍的身世》考释
  • [摘要]1947 年 10 月,“北京通”金受申化名“公孙季”发表《老舍的身世》,谈及老舍 的满洲姓氏、旗籍、经历等。老舍满洲姓氏舒穆禄,清代异姓王扬古利支裔;家族聚居地、墓地、 出生地均在北京正黄旗地界,可能隶籍正黄旗满洲,而非正红旗。老舍的文学创作继承清末民 初京旗实事小说叙事传统,存留丰富的人生印记。《老舍的身世》是老舍生平研究的重要依据。
  • 付立松
  • 全文[ PDF 0.0 MB ] 2023.1(41):68-77  共有 1694 人次浏览
  • 文艺大众化与老舍抗战时期创作的两次转型
  • [摘要]1937—1941 年老舍的创作发生两次转型。左翼阵营所主导的“文艺大众化” 构成了老舍创作转型的潜在语境,老舍借助“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这一载体介入到文艺 大众化运动中来,实现了抗战期间的第一次创作转型。文艺大众化的创作取向与新文学传统形 成的两个文学场域发生龃龉,并在事实上成为制约老舍创作突围的瓶颈问题,老舍无法有效消 弭和融合两个场域之间的“界限”而被迫再次转型。
  • 李 致 冯 瑶
  • 全文[ PDF 0.0 MB ] 2023.1(41):78-84  共有 1578 人次浏览
  • “小孩的天真”:个体经验与历史传统下《小坡的生日》的生成
  • [摘要]现代儿童文学作品《小坡的生日》在老舍个人经验与现代“儿童—教育—民族”历 史传统话语中生成。历史传统通过师范教育经历进入老舍的个体经验,在南洋风景的刺激中被表达 出来。作品意图表现的“小孩的天真”与弱小民族联合奋斗思想看似不相容,但在儿童视角、儿童经 验生活表现中完成了文本意图与现实、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构成了指向民族国家的“小小南洋”。
  • 江 雪
  • 全文[ PDF 0.0 MB ] 2023.1(41):85-93  共有 326 人次浏览
  • 重读《茫茫的草原》
  • [摘要]《茫茫的草原》对少数民族革命历史的叙事,拓展了当代革命历史小说叙事的 历史维度,丰富了革命历史小说“成长”范式。小说中的蒙古族群像特别是女性群像塑造,达到 了同期小说未有过的人性深度。民俗叙事与革命历史叙事高度融合营构的民俗化、民间化、生 活化、艺术化的历史场景,为革命历史叙事的神圣性和崇高性注入了鲜活的草原气息和生命元 素。这些特质奠定了该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地位。
  • 李晓峰 刘俊杰
  • 全文[ PDF 0.0 MB ] 2023.1(41):94-102  共有 302 人次浏览
  •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视域下的比较文学定义思考
  • [摘要]我国学界关于比较文学是否是“跨民族”的文学研究争议较大。若以费孝通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中的“民族认同意识多层次论”视角来看,跨民族文学研究应属于比 较文学范围,研究国内各民族多元差异的文学互相影响、产生共鸣的动态关系,并探索它们是 如何凝聚为中华民族文学精神,乃至构建人类总体文学精神的。
  • 黄肖嘉
  • 全文[ PDF 0.0 MB ] 2023.1(41):103-110  共有 1133 人次浏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