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中的少数民族戏剧理论研究&nbsp...
  • [摘要]1978年到2000年间,随着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和组织领域的拨乱反正,以及文化领域的思想解放,中国文化事业发展和理论研究迎来了繁荣期。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戏剧研究也进入新的阶段,并体现出以下特点:其一,全国范围内《中国戏曲志》编纂出版工程的开展,为少数民族戏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资料,奠定了基础。其二,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少数民族戏剧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内容更加多元,出现了一批较具影响力的学者和研究成果,促进了对中华民族戏剧的整体认识。其三,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宏观视角,审视不同民族戏剧的特点和内在联系,揭示在各民族共存共生背景下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独特性、借鉴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并在少数民族戏剧艺术源流、特征、体系、规律,以及发展前景诸多理论方面体现出特色和创新。
  • 黄永林 高艳芳
  • 全文[ PDF 0.0 MB ] 2022.1(40):5-16  共有 731 人次浏览
  • 裕固族萨满神歌之韵律特点及来源蠡测
  • [摘要]押头韵是古代回鹘诗歌作品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裕固族萨满神歌的主要押韵形式。裕固族早先信仰萨满教,后改信摩尼教、佛教等,当今主要信奉藏传佛教。1910年至1911年,俄国的马洛夫两度深入裕固族考察,收录了篇幅长短不一的15首萨满神歌。这些神歌绝大部分以押头韵为主,少数押尾韵,也有些兼押头韵和尾韵。除萨满神歌外,押头韵这种韵律形式也出现于裕固族早期民歌中,其乃继承古回鹘文化传统而来。古代回鹘文诗歌全部押头韵,这不仅体现在诗歌作品中,甚至回鹘佛经译本、尾跋之类通常需用散文表述的内容,在回鹘文中也常常以韵文来表述。这一文学传统对阿尔泰语系的诸多民族都产生了影响。
  • 杨富学 叶凯歌
  • 全文[ PDF 0.0 MB ] 2022.1(40):17-26  共有 617 人次浏览
  • 裕固族驼户歌传唱研究———兼谈文化的传播与生成机制
  • [摘要]中国西北地区流传着一种用汉语西北方言演唱的反映骆驼队运输生活的系列歌谣,俗称驼户歌。裕固族驼户人在传唱这些歌谣的过程中,逐渐将其转化成“裕固族民歌”。“裕固族民歌”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现象不仅是语言媒介的转变,而且关涉民族文化传播与生成机制的深层问题。
  • 钟进文
  • 全文[ PDF 0.0 MB ] 2022.1(40):27-39  共有 532 人次浏览
  • “唱和”与“相和”:宝卷“和佛”中的禳灾传统发微
  • [摘要]“和佛”是宝卷说唱中特殊现象,把“和佛”现象放在“和”“相和”“唱和”这一说唱大传统中理解,虽然“和佛”有佛教讲唱传统的直接影响,但是从更为古老的文化传统看,“和佛”同样与古代中国“相和”传统一脉相承。“和”与楚辞的“乱”,汉魏相和大曲的“艳”“趋”,吴声西曲的“和”“送声”都是众声和唱,它们是唱和的不同表现形式。同时,“唱和”是戏曲帮腔的渊源。根据“唱和”的功能划分的“和”“和佛”及“唱和”存在一个从神圣到世俗的演变过程。“相和”“和佛”仪式是“唱和”传统的神圣阶段的遗留,文人诗词唱和是相和的世俗形态,是一种“拟群体”的效应。宣卷“和佛”的社会功能在于声音诗学场域的治疗与禳灾机制;集体参与中的“群体激荡与裹挟效应”。“和佛”仪式中的“佛头”扮演了“唱和”文化传统中领唱人的角色。
  • 李永平
  • 全文[ PDF 0.0 MB ] 2022.1(40):40-51  共有 714 人次浏览
  • 中国口头传统研究的学术史探微———以《民族文学研究》为中心
  • [摘要]世纪之交,在具有国际学术视野的学者的努力下,西方民间文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得以陆续传入国内。其中,“口头传统”因其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学术研究潜力成为彼时学界讨论的热词,相关研究对解答“口头”与“书写”、“文本”与“语境”等事关学科独立性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民族文学研究》作为国内口头传统研究的重要刊物,见证着口头传统研究的理论译介与推广的进程。从1983年至2020年,该刊发表相关研究文章共计158篇。以此为中心,运用量化统计的方法进行全观视阈下的学术期刊史探究,不仅有利于把握口头传统发展的基本轮廓,突出其在民间文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还能够为该领域的方法论导向以及未来发展路径提供一定参考。
  • 冯王玺
  • 全文[ PDF 0.0 MB ] 2022.1(40):52-65  共有 552 人次浏览
  • 东波罗的海地区传统史诗的比较研究
  • [摘要]芬兰学者劳里·航柯(Lauri Honko,1932—2002)是国际著名史诗学家。他的学术研究涉及史诗学的诸多基本论题,在史诗的界定、文本类型的划分、文本化过程、歌手的创编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这些见解已逐渐成为学界共识。在帕里和洛德为研究“荷马问题”而走向南斯拉夫的史诗比较研究这一学术传统的影响之下,劳里·航柯为解决芬兰本土的“卡勒瓦拉问题”,也将视野扩大到东波罗的海地区的其他史诗传统。“卡勒瓦拉问题”简单地说就是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的文本化问题,与此相应的是埃利亚斯·伦洛特(Elias Lonnrot)的作者身份问题。因而,文本化(textualization)是航柯史诗理论的关键词之一。为此,他和研究团队对印度图鲁人(Tulu)的斯里史诗(Siri Epic)又进行了数年田野调查,并出版了《斯里史诗的文本化》(Textualising the Siri Epic)一书及两卷史诗文本。总之,史诗比较研究的目标就是在不同案例中探寻“长篇形成”的奥秘,其背后关联着对歌手“大脑文本”(mental text)的深层思考。 文章选自劳里·航柯主编的论文集《〈卡勒瓦拉〉和世界传统史诗》(The Kalevala and the World’s Traditional Epics), 后收入 《理论的里程碑: 劳里 ·航柯选集》( Theoretical Milestones: Selected Writings ofLauri Honko),是其中仅有的两篇史诗研究论文之一。航柯在文中指出,东波罗的海地区的史诗传统以前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其史诗的文本化过程与背后的口头资源也未能在比较视野下得到准确的评估。通过辨析19世纪以来的浪漫主义史诗理论,航柯创造性地提出“以传统为导向”的史诗(tradition-oriented epic)概念,以描述那些既非纯粹口头、也不是书面形式的史诗,虽然这些史诗以书面的文本形式呈现,但仍忠实于口头史诗所提供的表达和演述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演唱的缮写人”(singing scribe)伦洛特作为演述者的特殊身份,并发现他个人的“大脑文本”及在创编《卡勒瓦拉》中所作出的努力。航柯引证了古希腊、印度、欧洲其他地区的史诗传统和歌手,重新审视了史诗的长度和宽度,并以塞图口头双史诗的案例,详细叙述了长篇史诗的诞生过程,回答了民俗搜集者、歌手个体与社区诗性传统的关系等问题。 中国史诗蕴藏丰富,类型多样。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对以口头程式理论为代表的西方学说的译介,对中国史诗研究的学术范式转换具有重要意义,催生出许多本土化的实践案例。 译者期望通过继续介绍劳里·航柯的学术成果,以丰富中国史诗传统的比较研究视域,特别是为研究不断涌现的口头与书面互动中生成的史诗文本提供理论参照,同时也有助于增进国内学界对北欧民俗学的关注和了解。
  • 劳里·航柯著 刘先福译
  • 全文[ PDF 0.0 MB ] 2022.1(40):66-77  共有 556 人次浏览
  • 赋诗与讽谏:辽代契丹诗人创作的文化功能
  • [摘要]最能体现辽代诗歌成就的是契丹诗人,如耶律倍、辽圣宗、辽兴宗、辽道宗以及萧观音、萧瑟瑟等。《醉义歌》的作者寺公大师也是契丹诗人。在辽代统治集团中,赋诗成为重要的活动,许多具有仪式感的场合,君臣往往以赋诗的方式表达情感,增强文化氛围。契丹朝野普遍效仿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风。契丹诗人对于白居易诗的接受,一方面在于其直切易晓,另一方面在于其讽谏精神。在契丹诗人的创作中,讽谏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特质。
  • 张晶 王永
  • 全文[ PDF 0.0 MB ] 2022.1(40):78-87  共有 464 人次浏览
  • 中国文学史上的北游南归与文化认同
  • [摘要]南北方位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情感意义。六朝南北对峙时期,陆机与庾信经历了亡国剧变,都背井离乡,滞留他国。南北对峙,是他们心头的梗结,诗文多抒写浓郁的桑梓之念。至唐代,天下一统,长安、洛阳是众士子翘首企望的所在,而士子多落第,官员有贬谪。北游的热情和憧憬,南还的失意和无奈,南遣的酸苦和绝望,成为唐人诗文中常常出现的空间情感。明代政局内部,南北撕裂甚至对立,南方士人与政治中心渐相背离。宋元和明清易代之际,南方士人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态度有一个从徘徊到靠拢的转变过程。南方士人以承续道统自居,为其北游确立了道义上的合理依据。文化认同感消弭地域差异,而政治的向心力、道统文脉的普适性和包容性远远超越了地域的狭隘界限。分久必合、天下一家是总的趋势。
  • 周兴陆
  • 全文[ PDF 0.0 MB ] 2022.1(40):88-99  共有 448 人次浏览
  • 从《诗镜》的译介和注疏看藏族文论的形成
  • [摘要]13世纪中期,萨班·贡噶坚参首次将印度古代梵语文论《诗镜》翻译成藏文。此后,经过各派僧俗文人对其原典进行翻译、理解、解释、应用,写出了400多部注疏、评论类著作,完成了《诗镜》的本土化和经典化,使之成为藏族文论的主要组成部分。《诗镜》在经过13世纪至14世纪中期的形成、14世纪中期至17世纪初期的发展、17世纪初期至19世纪晚期的兴盛之后,与本土诗学家创立的“味”论、“生命”论等相结合,改变《诗镜》重形式轻内容的唯美倾向,重新建构了“形体、生命、修辞”三位一体的诗学体系,树立了内容与形式对立统一的美学思想。
  • 完代克
  • 全文[ PDF 0.0 MB ] 2022.1(40):100-107  共有 462 人次浏览
  • 李榖、李穑父子仕元及其诗歌创作倾向
  • [摘要]李榖、李穑父子是先后考中元朝进士并接受元廷任职的朝鲜半岛士人,他们的仕元为两地文学交流带来契机。李榖、李穑父子诗歌创作倾向在总体上表现出一致性,有投身大都,向往与留恋并存的一面;又有游离大都,怀归与旁观共在的一面。朝鲜半岛与中原王朝复杂微妙的关系,是李榖、李穑父子诗歌创作倾向形成的主要语境。受箕子记忆和朝鲜半岛身份认同的共同影响,李榖、李穑父子在中心与边缘的张力中选择进退,并为朝鲜半岛文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 陈博涵
  • 全文[ PDF 0.0 MB ] 2022.1(40):108-116  共有 473 人次浏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