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末至民国苗族古史研究中的蚩尤叙事
- [摘要]清末至民国,中国通史编写的一个新特点是王朝更迭历史的书写范式被打破,学者们纷纷采用中国民族史的体例来撰写中国历史。文章梳理了中国民族史研究中上古英雄蚩尤从广义的“苗族”祖先,到现代苗族祖先的叙事历程;认为主流中国历史研究对蚩尤与“苗族”关系的叙事,深化了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的历史认知,而苗族知识精英对蚩尤与苗族关系的深入阐释,表达了苗族对中原、内地、中华文化的认同。
- 苍铭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5-12 共有 1357 人次浏览
|
|
- “宗”:格萨尔史诗的叙事程式、传统法则与故事范型
- [摘要]“宗”作为格萨尔史诗传统中的关键术语之一,学界对其讨论由来已久。文章立足于民族志诗学,对史诗语域下“宗”的意义和功能进行解析。从语词层面来讲,“宗”当被释义为“城堡”,围绕“宗”,史诗中形成了大量的程式化表达,通过解析“宗”及其特性修饰语,可以解码演述人构筑诗行的技巧和法则;作为典型场景,史诗中对“宗”的描述和铺排,不仅向受众传达了包括战争起因、经过和结果在内的情节要素,还侧面传达了包括善恶、敌友和信仰在内的重要信息;脱胎于藏族传统建筑的“宗”,其建制符合藏族“宇宙三分”的世界观,而宇宙三分观,恰恰点明了格萨尔史诗“上方天界遣使下凡,中间世上各种纷争,下方地狱完成业果”的叙事结构。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宗”在史诗语域中当被释解为“城堡”,但是其指涉范围远远超出了物质的“城堡”,而具有统摄整个叙事传统的重要功能。
- 央吉卓玛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13-27 共有 591 人次浏览
|
|
- 口头传统中的历史实践——以土尔扈特蒙古民谣《宽广的伊吉勒宰河畔》...
- [摘要]文章在梳理口头传统与历史关系脉络的基础上,运用民族志方法,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土尔扈特蒙古人中流传的民谣《宽广的伊吉勒宰河畔》及民众对其进行的诠释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民谣在土尔扈特民间传唱的过程中,民众结合土尔扈特东归的历史背景对其文本进行解释的实践。文章认为,重视已经定型的口头传统文本的同时,也要关注未定型的言说,且分析未定型言说对于观察口头传统的传承及其与民间社会的关系亦至关重要。
- 那木加甫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28-33 共有 603 人次浏览
|
|
- 从神话到现实:民族文化中的动物与灾害关系及当下意义
- [摘要]神话与现实在时空上相距甚远,但是它们在逻辑上有着某种联系。灾害神话中的动物是解释这种逻辑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动物与人类一样,与灾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天地和万物起源到洪水神话、日月神话、人类再生神话、地震神话,再到现代社会中动物与灾害之间的关系,都显示出二者之间的联系,深入研究动物在古今灾害中的处境对当代防灾减灾也有重要意义。
- 李永祥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34-44 共有 571 人次浏览
|
|
- 灾难、传说和信仰的互动:日常政治与人神互惠
- [摘要]文章主要探讨灾难、传说和信仰的互动,将灾难研究、文学和宗教研究进行融合,并将普通民众传承和讲述的灾难传说放在特殊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语境下进行考察,探索灾难是如何被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和宗教实践中叙述和建构的,在此基础上用日常政治理论和人神互惠的观念来探究灾难和灾难叙事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和重构。
- 游自荧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45-53 共有 501 人次浏览
|
|
- 孝道传说的当代建构:以鲁中地区高大姑叙事为中心
- [摘要]以孝道为主题的民间叙事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遍存在于各民族的诸多文类中。通过对鲁中地区高大姑传说的田野调查,我们发现,地方民众通过借用地方志与他处家谱中的文字等手段,达成新情节的创编,此后,庙会活动和外地商人的地方融入促进了高大姑传说的传播。文本重构之外,身体实践与景观叙事也加强了高大姑传说的当代传承。孝道传说的当代传承在地方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李晓宁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54-62 共有 516 人次浏览
|
|
- 草原之声与江海之音:东坡之啸及其文学书写
- [摘要]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长啸意象来源于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喉音艺术,与北方草原的萨满文化有密切的关系。道教和方术之士对草原呼麦艺术的吸纳和转化使之成为汉语文化系统中的长啸。苏轼对长啸的文学书写具有典范的意义,这一文学现象构成了一个颇具特色的文学个案。东坡之啸既是历史中的记忆,也是现实中的表达;既是诗人对草原游牧文化的接受,也是诗人个体精神的显现。东坡之啸是一种富有审美价值、自然情味、文化内涵的艺术声音,从中原到岭南,从岭南到海南,东坡之啸声声不绝,他在多艰的人生中创造了一个异彩纷呈的长啸世界。
- 范子烨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63-74 共有 482 人次浏览
|
|
- 论唐代外交使臣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 [摘要]唐代外交使臣以其远赴异域的边地体验,将新奇的异域风情、独特物产等形诸笔端,拓展了古代民族文学地理空间,丰富了古代民族文学内涵。唐代外交使臣其出使行程中所获得的异域文化资源,成为唐代文学发展的"源头活水"之一,并对后世行记类著作的兴盛有深远影响。唐代外交使臣的创作浸润着独特的生命体验,增进了我们对中华文学的认识。
- 霍志军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75-84 共有 547 人次浏览
|
|
- 清初宗室诗人与汉族文士交游述论
- [摘要]清初宗室诗人与汉族文士在人性、情感、审美需求等方面展开了深层的文学文化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兼容并蓄、互有交融的人文景观,体现中华多民族文学在精神追求、审美心理、情感方式等方面蕴含的一体性。文章以岳端、博尔都、文昭为研究对象,参考诗文别集、诗话笔记、方志、年谱、序跋等相关资料,对他们在汉族文士圈中的文学文化活动加以考察,呈现他们在文学文化方面的生活状态和交游情景,再现清初满汉文学交融的历史面貌,揭示满汉文学交融的具体特征,进而深化对多民族共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认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学术启示。
- 冯文开 周春兰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85-93 共有 588 人次浏览
|
|
- 北魏《真人代歌》补考
- [摘要]北魏《真人代歌》内容并不限于鲜卑拓跋一部,甚至不局限于鲜卑一族,而兼有当时其他北方游牧民族事迹。其中《企喻》一章系鲜卑语,历来无题解,根据蒙古语可考知其为“军歌”“战歌”“武歌”之义。联类考察,可知梁横吹曲《慕容家自鲁企由谷》亦杂汉文、鲜卑语成题,涉及慕容鲜卑起源地问题。《真人代歌》中尚保存有与佛教信仰密切相关的作品,其宗教色彩不可忽视。此外,《旧唐书》《新唐书》对《真人代歌》记载的分歧与错舛,有助于确定《真人代歌》湮没的下限年代,亦可资管窥《新唐书》的史料来源与编撰情况,并供《新唐书》重新标点整理工作参考。
- 何靖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94-101 共有 674 人次浏览
|
|
- 藏族《诗镜》文本经典化历程论析
- [摘要]藏族《诗镜》是藏族古典文学的“创作指南”和经典文本。它的经典化过程与常见的文献经典化路径有若干差异,代表了一种步步为营、层层本土化的努力方向,可将之概括为“开创之作—多样并存—选择认同—范式保留—重新命名—理念传播—塑造典型—教育传承”。此外,《诗镜》的经典化路径还具有“译-述”一体和反复经典化的特征,就更容易看清权力持续参与的结果,即从多声部到单声部的统合,进而形成阐释幅度收窄,经典化与去经典化交织作用的面貌。在历史阐释的经典化与去经典化过程中,《诗镜》得以成为经典,并且具备了历史阐释的开放性,具有了跨语际并跨时代的意义。
- 意娜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102-111 共有 541 人次浏览
|
|
- 方块白文大本曲曲本文献的类型和传承特点
- [摘要]文章在白文大本曲曲本调查的基础上,从情节内容和题材来源两个角度,对白族民间传承的曲本文献进行了归纳和分类,同时探讨了白文曲本文献传承和发展的若干特点,认为白文曲本是大本曲艺术发展的重要条件,曲本文献的历时代际传承和共时社会传抄,强化了白族大本曲艺术传承发展的稳定性和内在活力。反之,白文曲本文献与大本曲艺术的密切关系,也给自身拓展了传承的社会文化空间。
- 王锋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112-120 共有 464 人次浏览
|
|
- 他者视角中的“九一八”国难叙事——《没有祖国的孩子》三个文本的比...
- [摘要]1936年5月舒群小说《没有祖国的孩子》发表后,引起高度评价,其后于1936年9月和1938年6月两次被改编为同名话剧。《没有祖国的孩子》的三个文本在人物安排、情节设置上都有所变化,在政治意识与审美价值上也呈现出不同形态。但三个文本都保留了朝鲜族小孩果里这一他者形象,这种以朝鲜族他者视角进行的国难叙事,真切回应了民族、国家、时代对文学的需求,在文学普遍描写战争血与火的残酷、深掘国民性隐忧和阶级压迫的诸多范式中独树一帜,丰富了抗战文学的叙事视角。
- 冯昊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121-129 共有 447 人次浏览
|
|
- 《云中记》:创伤记忆与文化认同
- [摘要]《云中记》关于汶川地震的记忆表现在集体、个体和文本三个层面。交织在一起的多重记忆话语被批评为价值态度的含混不明。阿来赋予人物以“中间人”的角色功能,建构了话语之间的对话通道,表现出个体伦理关怀和集体道德责任。《云中记》记忆机制的生成来自于“多元一体”的民族国家语境,在文化创伤层面化解了族群叙事与国族认同之间的身份焦虑。
- 刘成勇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130-138 共有 1190 人次浏览
|
|
- 论新生代蒙古族作家汉语书写的“间离”新变
- [摘要]近年来,娜仁高娃和渡澜因佳作频出成为备受关注的新星。特殊的“间离”表达背后,是蒙汉文化的对话和互渗。娜仁高娃和渡澜身旁的80后、90后新生代蒙古族作家,既坚守传统又锐意突破,同时能从容应对并有效传达媒介的变化,带给少数民族文学更多的文化记忆启示。
- 鄢冬 魏永贵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139-145 共有 498 人次浏览
|
|
- 大诗理念与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的另一种可能——基于吉狄马加新世纪创作...
- [摘要]吉狄马加创作的《我,雪豹……》《致马雅可夫斯基》《不朽者》和《大河》等四首长诗提供的是一种全新的大诗理念。它们建构起了一套民族志诗学话语,分别从诗学话语表述、诗人内在尺度以及诗歌表现形式三个层面突破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汉语新诗主流写作形成的局限,为新时代语境下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经验。
- 刘启涛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146-153 共有 564 人次浏览
|
|
- 论吉狄马加诗歌的神性书写
- [摘要]神性写作作为诗歌的一个重要维度与标识性特征,近年来被不少诗人忽视。吉狄马加一直秉持神性写作姿态,在诗中对神性进行体认与呼吁,对神性世界进行重构,对罪进行批判揭露并试图寻找精神救赎路径,由此高扬良知、正义、爱与信仰,追寻宇宙真理和终极意义。这种神性写作姿态让吉狄马加的诗歌超脱于日常世俗,而抵达“人类”“世界”的层面,对于纠偏当下诗歌创作所存在的世俗化、庸俗化、琐碎化等趋向具有重要意义。
- 罗小凤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154-160 共有 487 人次浏览
|
|
- 新疆诗人狄力木拉提·泰来提诗歌的美学风格论
- [摘要]狄力木拉提·泰来提的很多诗金相玉质,具有“大美无我”“和合温润”和“意境蕴藉”的美学特征。若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这种风格的形成既与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新疆“土著”身份有关,与他受《福乐智慧》的熏陶、与维吾尔族人温润平和的性格有关,也与中国古典诗词、欧美意象派和中国朦胧诗派对他潜移默化的熏陶有关。
- 杨晓林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161-168 共有 1266 人次浏览
|
|
- 朝鲜族诗人石华诗歌中的“延边意象”
- [摘要]石华是朝鲜族文坛的中坚诗人。文章从自我的确立与超越、延边意象与民族文化、时代变革与现实焦虑等三个方面分析石华诗歌的思想内容,并通过分析以“延边”命名的系列诗歌中的部分文本用典和戏仿的情况,阐述石华诗歌的艺术特色。石华的诗歌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开启了朝鲜族诗歌发展的新时代。
- 金虎雄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169-176 共有 554 人次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