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的民族文学“入史”问题
- [摘要]民族文学“入史”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写文学史”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文章将民族文学“入史”问题放置在范式转换的学术视野中,结合中国当代文学史范式转换的关键意义,提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文学史书写亟需回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主旋律,探索民族文学“入史”的适当路径。
- 马梅萍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5-12 共有 487 人次浏览
|
|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演进——基于壮族布洛陀史诗的思考
- [摘要]在布洛陀史诗的形成过程中,不断强化的中华民族观念为壮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萌芽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而言,布洛陀史诗中有关多民族经济交往、文化交流及制度交融等的记载都保存了相关信息。这成为壮族与其他民族共同创造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之历史佐证,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此外,搜集整理“布洛陀史诗”的历程也是对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再发现过程。
- 李斯颖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13-23 共有 452 人次浏览
|
|
-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念导向与民族文学功能
-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9月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中国的多民族文学研究应该如何回应这一新时代目标?本期刊发一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念导向与民族文学功能”笔谈文章,从民族文学功能角度提出了“民族文学的特殊使命——铸牢中华民族同体意识”,正是对这一时代命题的深入解读。
- 刘俐俐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24-29 共有 441 人次浏览
|
|
- 民族文学的民族认同建构功能
- [摘要]当代民族文学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民族文学中普遍表现出民族认同的现象,这牵涉到民族文学的各种文体如小说、诗歌、散文等,其中尤以少数民族小说体现最为显著,从长篇小说《心灵史》《尘埃落定》等到大量的中短篇小说莫不如此。这种民族文学中的民族认同现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形态多样;不仅有外显的表征,也有内隐的征候;所涉及到的不仅有一流的名家名作,也有一般的作家作品。
- 樊义红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30-32 共有 470 人次浏览
|
|
- 地方性知识:少数民族文学的认知与传播功能
- [摘要]地方性知识是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特征。认知功能是少数民族文学地方性知识最具标识性的功能。传播功能是少数民族文学地方性知识的重要功能。以地方性知识为特征的少数民族文学的认知功能与传播功能关系密切,形成认知下的传播与传播中的认知二者间的动态关联。认知下的传播更多涉及少数民族作家创作动机,蕴含着本民族如何更好地被他民族认知和理解的传播诉求。
- 曾斌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33-38 共有 428 人次浏览
|
|
- 文学民族志:民族文学的文化记忆与阐释功能
-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少数民族文学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值得关注,即对地方性知识、边缘文化、弱势族群关注的作品越来越多,这些作品在对巫术、神话、宗教等的充分展示中表现了对"他者"的关注和认同。更重要的是,在创作过程中,作家往往运用人类学的思想和手段,从书斋走向田野。
- 朱林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39-41 共有 355 人次浏览
|
|
- 遗民心态与新民立场——旗人作家穆儒丐20世纪20年代作品研究
-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穆儒丐1918—1925年间的作品,展现民初旗人作家穆儒丐作品中守护旗人记忆、言说族群伤痛的遗民心态,思考建构民族国家共同体的新民立场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而考察穆儒丐以自身族群经历为视角,反思辛亥革命,为中国摆脱民初军阀混战现状寻找思想资源的复杂情感和心理轨迹。
- 李丽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42-54 共有 425 人次浏览
|
|
- 论艾克拜尔·米吉提的文学语言与民族文化书写
- [摘要]精通汉语使哈萨克族作家艾克拜尔·米吉提既为本民族文学书写找到了绝佳表达方式,又能够在多民族接触与交融的场域中自由穿行,从而赋予其文学叙事一种自由品格。尤为重要的是,通晓汉语言,自如运用汉语创作,为他赢得了宏阔世界,也濡化了他宽广的文化胸襟和廓大的现代民族观。在描写和展示本民族生存状态的同时,他善于不断跨越本民族,追求中华民族的相融相合,唱出一曲曲多民族休戚与共、亲如一家的和谐之歌。
- 陈一军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55-65 共有 437 人次浏览
|
|
- 生命的阈限与乡村的自我救赎——论杨仕芳小说的边地叙事
- [摘要]侗族作家杨仕芳的小说以湘黔桂边区为背景,表现社会转型中乡村秩序的失序和重建,乡村伦理的沉沦和救赎,乡村人性的堕落、挣扎、忏悔、重塑。“救赎”始终是其小说的主题,包括乡村的自我救赎和人生的自我救赎。在他的作品中,边地叙事不单纯是一种创作方法,更是人物命运和作家生命情怀的书写和诠释方式,是观照生活与体验生命的一种视界。
- 余达忠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66-72 共有 437 人次浏览
|
|
- 欧化大潮所激发的民族叙事:以18世纪俄罗斯民间文学为中心的讨论
- [摘要]沙俄皇室和欧洲关系密切,彼得一世发现国家落后,便主动组团去欧洲考察、向欧洲学习,由此开启俄国近代化改革,即从东正教会主导的政教合一之国转型为世俗化国家。这一转型包括译介欧洲流行文学、引进近现代艺术,改造教会斯拉夫语书写的《圣经》故事及传统罗斯文学,期冀培养近代审美意识。然而,由此孕育出的翻译文学和模仿欧洲文学之浪潮,却未替代、取消古罗斯——公国——沙俄——帝俄各时代流传的斯拉夫民间故事体文学,甚至激发了知识界去发掘传统民间文学资源,把欧洲流行文学的叙事技术运用于整理这些民间文学遗产,还启示了一些翻译家或作家撰写新的民间故事题材的文学。这种文学影响巨大,成就了1812年卫国战争之后凸显俄罗斯帝国认同的浪漫主义文学,也为此后俄罗斯文学注入了不同于欧洲文学的美学基因。
- 林精华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73-87 共有 502 人次浏览
|
|
- 论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的经典建构(1949—1966)
- [摘要]1949—1966年间,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在新中国民族政策和自上而下的文艺规范引导下,经历个人翻译整理、跨传播符号和传播媒介改编、集体搜集整理、国庆文学献礼等文化事件,实现了从民歌到叙事诗、从搜集整理本到国庆献礼作品的转变。《阿诗玛》的翻译、整理、改编之演替过程,体现了新型国家话语对民间文学的创造性转换,由此《阿诗玛》亦参与了建设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的认同形塑;这种形态转变与认同形塑过程,也即其经典建构过程。
- 刘建波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88-98 共有 428 人次浏览
|
|
- “法尔哈德与西琳”故事源流考
- [摘要]“法尔哈德与西琳”故事发源于伊朗,千余年来沿着丝绸之路广为流传,在伊朗、小亚细亚、高加索和中亚等地均成为重要的文学叙事主题。文章在比较文学的研究框架内,结合文献考证和实地考察,探析这一主题的起源和传承。通过这一研究,旨在进一步完善我国维吾尔古典文学史关于“法尔哈德与西琳”主题叙事诗及其相关诗歌意象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促进对“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史的研究。
- 沙塔尔·沙拉木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99-106 共有 440 人次浏览
|
|
- 格萨尔史诗曲名辨
- [摘要]格萨尔史诗曲名和曲调之间的关系是格萨尔音乐研究领域长期关注的话题,但对于二者是否彼此对应,学者们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往的研究皆是从基于音乐技术分析的传统视野出发来寻找答案的,但在学术研究范式转型的当下,我们有必要借助口头传统相关理论,观照格萨尔曲名与曲调在书写文本与口头音声文本中的差异与互动,并在田野考察方法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不同类型、不同流布区域的格萨尔艺人,实现史诗音乐研究在当下的范式转换。
- 姚慧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107-116 共有 430 人次浏览
|
|
- 地方性知识的生产与阐释——以侗族歌谣分类研究为例
- [摘要]格尔茨所提出的“地方性知识”通过反思西方社会科学中的“普遍性理论”,强调人类认知和文化的多元,使长期以来被宏大理论所遮蔽的“地方性知识”得以展现。文章以侗族歌谣分类为个案,展现“地方性知识”生产的三个过程和地方传统提取中被重新阐释的过程;强调“地方性知识”应通过文化主体来构建,阐释者要纠正观察者的优越感,以中介身份去理解不同文化系统中的知识。
- 郎雅娟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117-122 共有 428 人次浏览
|
|
- 通观:作为文学史研究的进路
- [摘要]文学史(包括文学理论史)著述虽然呈现不同的框架和面目,但在翔实的文献基础上的阐释与建构,仍是文学史发展所需要的。查洪德的《元代文学通论》,无论是在结构还是在内容上,都体现出“通观”的视野。将民族学的视角与文学史的内化深度融合,使元代文坛的独特风貌与客观格局得到切实的把握。“通观”将“史”的厚重扎实与“论”的精警透辟合而为一,从大量第一手文献资料中熔炼整合出诸多属于元代文学独有的理论命题,使该著产生了一种直击读者心灵的锐感。在当今的文学史研究中,“通观”应该是一种突破性的进路。
- 张晶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123-131 共有 408 人次浏览
|
|
- 清代八旗安养制度下的驻防蒙古文学
- [摘要]清军入关后,将八旗集中戍卫京师及分驻战略要地,八旗安养制度应运而生。驻防八旗满汉分居体制、营葬体制与旗籍体制是八旗安养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满汉分居制度之旗城建置,使得满城成为典型的城市空间三维统一体。生活在满城的驻防八旗在驻防地安顿身心,自觉书写守家记忆之营志诗文。营葬制度与旗籍制度的变化,曾使驻防八旗的故乡发生了根本性改易,勾连驻防“乡思”之“乡”变,并因之拓展了驻防文学题材。驻防文学中的营志诗文,在驻防制度的追忆中,揭示出了八旗驻防规训的弊端,这种弊端正是大清覆亡的序曲。驻防八旗安养制度引动的驻防八旗心理动因,循安家、守家与覆亡序曲一线结构于驻防八旗文学创作中。虽然这只是清代文学的一端,然而作为制度的产物,蒙古族作家笔下的驻防文学书写题材、体式、艺术风貌,都在清代文学史上呈现了其特质,是中华文学书写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 米彦青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132-143 共有 474 人次浏览
|
|
- “改土归流”对西南少数民族汉文诗文创作的影响——以白族、纳西族、...
- [摘要]明清时期,西南云贵地区文教鼎兴,汉文诗文创作兴盛。其中白族、纳西族、彝族三个民族产生了二百五十多位汉文作家,创作出大量的汉文诗文作品。这些作家有五十多位是土司制度下产生的土司作家,有近二百位是“改土归流”后产生的平民作家。显而易见,“土司制”政治环境下呈现出土司统治阶层垄断汉文诗文创作的局限。“改土归流”对云贵少数民族汉文诗文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彰显出其促进中华文学发展的意义。
- 丛溆洋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144-152 共有 567 人次浏览
|
|
- 论宋金时期的“夷坚体”著述
- [摘要]宋金时期集中出现的洪迈《夷坚志》、王质《夷坚别志》、元好问《续夷坚志》等几部以“夷坚”为名的著作,可以用“夷坚体”为名,作为志怪小说的一个类别进行深入研究。这几部“夷坚体”著作总体上以日常实录、时事汇编、传奇志异、娱宾遣兴为编著追求,聚焦于对时事新闻的全面记录是它们共同强调之处。夷坚体源于志怪而融合笔记,上承小说传统而又是各族人民集体创作的及时结集。
- 王永 邓心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153-159 共有 575 人次浏览
|
|
- 丁鹤年诗歌的悲剧意蕴
- [摘要]元明易代之际的回回诗人丁鹤年,以诗歌演绎着乱世的人生悲剧,说明厌乱思治是回、汉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易代鼎革,丁诗具有执着忠孝却不可得的悲剧崇高美。他以叙事诗展现自我,创作了不少应用性的挽诗;受本民族文化影响,无兵无权的丁鹤年却有“激烈型遗民”的政治主张,且以“英雄”自居,这些使得丁诗富于新质。咏史怀古之作古来有之,丁鹤年的怀古诗少用典故,能以质朴的语言抒发浓烈的兴亡悲剧情怀。阐释丁诗的悲剧意蕴,可以更好地勾勒回回民族渐次融入中华文化的历程。丁氏将自身的民族性格、情感体验融入汉语诗篇,增辉诗史,也证实了回回民族对于中华文学的贡献。
- 刘嘉伟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160-167 共有 540 人次浏览
|
|
- 满族文人顾八代的诗歌创作及其文学史意义
- [摘要]清初文人顾八代的理学思想源于《易》理,又兼具老庄道义,易道融通,构成其理学思想的内在审美特质。在多维场域的影响下,顾八代诗歌的内容显露理学化倾向,重视对宇宙本原、万物运行规律的思考以及追求穷理尽性;诗歌风貌呈现阶段性特征,前期疏旷质朴、后期冲淡闲适。顾八代诗歌的研究具有典型意义,是清初思想影响下的鲜活个案,丰富了满族文学的创作题材,也为非经典作家的研究提供了某些方法论上的借鉴。
- 王成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168-176 共有 1332 人次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