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庾信《哀江南赋》“胡书之碣”新探———兼论中古民族语碑刻文学
  • [摘要]对庾信《哀江南赋》“河南有胡书之碣”一句的解释历来莫衷一是。辨正前人诸说,此句最有可能的解释当为:晋、宋之际,流寓青州的粟特人用粟特文为庾信先世庾云立碑。青州为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之重镇,汉唐时期粟特人的踪迹连续不断,见于传世文献、出土石刻和图像资料。与粟特人一道东传的粟特文,是中古时期一种重要的“胡书”,被广泛使用和传习,而且用于题撰碑铭。“河南有胡书之碣”的记载有力证明了中古时期粟特文碑刻在中原地区的存在。新出土粟特文、汉文双语碑志,为我们考察中古时期民族语碑刻的制作和传播、胡汉碑志文的互动和融合提供了佐证材料,也为中古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
  • 龙成松
  • 全文[ PDF 0.0 MB ] 2021.6(39):5-15  共有 535 人次浏览
  • 从《新译红楼梦》中的“待书”之名看哈斯宝对《红楼梦》叙事主题的把...
  • [摘要]“待书”是贾探春的丫鬟。“待书”之名在《红楼梦》脂评抄本中有“待书”与“侍书”之歧异。清代蒙古族文人哈斯宝认为此丫鬟之名为“待书”,在他的四十回《新译红楼梦》国内五种抄本中均作“待书”。《新译红楼梦》中的“待书”不仅与她的主人探春对应,而且反映了她与黛玉之间微妙的关系,她与黛玉成为了“伴侣形象”。“待书”之名的“待”字,反映了哈斯宝对曹雪芹使用谐音的叙事主题的把握。在哈斯宝看来,“待书”之“待”是等待的待,代表了哈斯宝对“木石之盟”的认同,更体现出他对《红楼梦》原著中宝黛二人结局的不满和某种期盼。
  • 乌仁高娃(蒙古族) 陈岗龙(蒙古族)
  • 全文[ PDF 0.0 MB ] 2021.6(39):16-24  共有 1232 人次浏览
  • 《聊斋志异》子弟书的改编特色与清代八旗社会的文化趣尚
  • [摘要]《聊斋志异》子弟书的题材以爱情故事为主,热衷于描绘俗世风情,正与清代中期的繁盛局面相呼应。子弟书中的《聊斋志异》书生形象大多趋于负面,折射出旗人群体尚武轻财的文化心理。由于创作心态从“孤愤”转向“闲情”,《聊斋志异》子弟书呈现出嘲谑交融的娱乐气息。子弟书往往只是故事架构来自小说原著,而改编趋向、内在意蕴则多取决于创作者的心态与趣尚。
  • 朱泽宝
  • 全文[ PDF 0.0 MB ] 2021.6(39):25-33  共有 522 人次浏览
  • 论藏族胜迹文学的叙事策略——以《甘丹平措林胜迹志》为例
  • [摘要]藏族文学传统对于自然与人文艺术景观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诠释与观览方式,这些书写形成了胜迹志体裁。在藏族文化语境下探讨胜迹文学整体的创作目的与叙事结构,并以觉囊·多罗那他的《甘丹平措林胜迹志》为例,可在文本叙事策略中为平措林寺艺术空间的历史创造提供解读的可能性。
  • 姚 霜
  • 全文[ PDF 0.0 MB ] 2021.6(39):34-44  共有 415 人次浏览
  • 《新编全金诗》的功力与匠心
  • [摘要]薛瑞兆《新编全金诗》是金诗总集编纂的集成之作。编者广搜博采,新增诗家170 余人、诗歌近 700 首,并对诗人生平、诗歌归属等问题重加考辨,纠正了旧版的若干疏误。全书注重校勘,且通过增加“副文本”“诗本事”等丰富的诗作相关文献,为金诗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体现了辑存一代精善文献的功力与匠心。
  • 张勇耀
  • 全文[ PDF 0.0 MB ] 2021.6(39):45-55  共有 621 人次浏览
  • 论舒群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中的认同书写
  • [摘要]舒群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创作中,不仅通过描写各种象征符号的争夺展现了沦陷区各族人民民族国家认同的觉醒和高扬,还藉由对流离彷徨的异族弱者满怀同情的书写,彰显了源自底层生活和殖民经验的兼具阶级意识、民族自觉和人道精神的国际主义立场。这种生发于族群、阶层、地域三重边缘身份的国际主义,是舒群之于抗战文学乃至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贡献。
  • 李广益
  • 全文[ PDF 0.0 MB ] 2021.6(39):56-67  共有 483 人次浏览
  • 抗日战争时期秦良玉“民族英雄”形象的构建
  •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存亡危急之际,塑造“民族英雄”以动员抗战是时代使命的号召。明末的秦良玉作为爱“国”者、巾帼英雄和土司等多重身份的价值逐渐得到突显,知识分子通过传记文学、诗歌、公祭活动、戏剧、展览、剧演等多样化形式的书写与诠释,融入抗战时代的隐喻,建构“秦良玉抗倭”的历史,重塑秦良玉“民族英雄”的形象,起到了动员抗战的作用,是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内容。
  • 李 超
  • 全文[ PDF 0.0 MB ] 2021.6(39):68-80  共有 516 人次浏览
  • 新时期以来蒙古族诗歌中的祖国形象抒写
  • [摘要]新时期以来,祖国形象抒写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与多涵义特点。在“我属于祖国”和“我热爱祖国”共识性认知基础上,蒙古族诗人们写出了祖国形象的繁复多变:既具有“日常性”与“神圣性”特质,又兼有“流动性”与“恒定性”样态。祖国形象抒写具有根性意义,表明蒙古族诗人对祖国的多种认同,更是超越民族身份限定的共同体意识的彰显。
  • 范云晶
  • 全文[ PDF 0.0 MB ] 2021.6(39):81-88  共有 540 人次浏览
  • 清末民初京旗报人蔡友梅小说创作观念论
  • [摘要]蔡友梅的小说以引人心趋向为创作宗旨,遵循善恶有报的情节模式,不涉秽笔,强调社会教育的作用。这一宗旨继承了古代小说的教化传统,更是受到小说界革命的影响。对材料真实的重视使其小说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同时,他也借虚构完成情节的因果设计,增添阅读趣味。他要求小说叙事须引人兴味,北京方言等语言的运用使其小说达到了这一效果。这一观念既与古代重趣、旗人休闲传统有关,也是对清末民初追求兴味潮流的呼应。
  • 安忆涵
  • 全文[ PDF 0.0 MB ] 2021.6(39):89-96  共有 482 人次浏览
  • 现代新疆游记中的多民族文化互动与交融
  • [摘要]民国时期行旅新疆的知识者普遍表现出对新疆多民族文化的主动吸收、接纳和理解,体现出新疆地方文化与中原文化、中华文化的同构性和共生性。同时,行旅新疆的作者们还颇多关注新疆当地不同民族民众之间因文化接触而产生的涵化现象,尤其是中原文化对新疆各民族衣食住行娱等方面的深远影响。另外,当时报刊上还大量报道了赴国内其他省份行游考察的新疆歌舞团等的文化交流活动。
  • 成湘丽
  • 全文[ PDF 0.0 MB ] 2021.6(39):97-105  共有 476 人次浏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