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与延安时期民族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 [摘要]作为延安时期文学团体“总的领导机关”,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根据全民族抗 战的客观需要,通过组织和发动文学大众化运动,广泛进行抗战宣传和民众动员,促使民族文 学理论的生成。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口号后,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将民族 文学导入民族化、大众化发展轨道,借以促进民族文学的丰富和发展。抗战新阶段到来后,毛泽 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 则作为延安文学团体的核心,在推动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深入开展的过程中,促进了民族文学 理论体系的逐步建构。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进行民族文学理论研讨及开展 实践活动,这反映了延安时期民族文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彰显出现代民族文学 理论与实践演进的内在逻辑。
  • 曾 荣
  • 全文[ PDF 0.0 MB ] 2024.4(42):0-0  共有 574 人次浏览
  • 从延安时期到新时代:“格萨尔”史诗编译与研究的人民性话语
  •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格萨尔”史诗的搜集、整理、编译与出版是将党的文艺方针、人民文艺观念和民族平等的政策具体化到少数民族文学生产、传播和研究中的成功典范。从延安文艺到社会主义文艺,人民性是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在人民文艺观念的支撑下,文艺工作者通过搜集、整理、翻译、改编等文学实践将民间文艺转化为人民文艺。自《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围绕“以人民为中心”,少数民族文学话语发生了四次转型,即革命话语—现代化话语—非遗话语—共同体话语。进入新时代,“格萨尔”史诗等少数民族文学典籍的编译与研究对于重写中华文学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价值。
  • 王 艳
  • 全文[ PDF 0.0 MB ] 2024.4(42):0-0  共有 894 人次浏览
  • 《说说唱唱》与20世纪50&...
  • [摘要]20世纪50年代初,民间文艺成为构建“新的人民的文艺”的重要资源,而《说说唱唱》是新中国民间文艺创作实践的主要平台之一。对民间文艺的利用是民间文化为人民文艺提供经验与资源的过程,牵涉创作主体、民间作品和民间形式。民间艺人经过改造成为了人民文艺的创作主体,民间作品的整理改编与民间形式的推陈出新则是这一时期民间文艺创作的两种方式。以《说说唱唱》为中心展开的创作实践,对民间资源进行了提取与重组,推动了民间资源与主流话语的融合,更好地将民间性转化为人民性。这一实践过程伴随着多种话语的碰撞与磨合,体现了民间资源进入人民文艺的艰难,也展现出社会主义新文艺复杂多元的一面。
  • 范丽媛
  • 全文[ PDF 0.0 MB ] 2024.4(42):0-0  共有 506 人次浏览
  • 事件诗学的多模态共轭与民族文学的定位
  • [摘要]20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的文艺理论领域中,文本诗学与非文本诗学、陌生化诗学与程式化诗学的分途拓展和对立态势,将民族文学理论推到了某种无所适从的两难境地,学者无法以非此即彼的选择对民族文学做出切实的定位。上述诗学观在文学本质、原则、方法和标准方面的对立,表现为范式论意义上的相互替代、转换和不可通约关系,导致不同的诗学观无法在同一个场里运作,也造成一般文学理论与民族文学理论之间的龃龉。21世纪以来,事件诗学兴起,为文本与非文本开拓了共同运作的事件场域,将文本诗学与非文本诗学之间的关系从“范式论”转换到“模态论”的观念视野中,从而为民族文学的定位及其多模态共轭提出了有价值的理论参照。
  • 张 进
  • 全文[ PDF 0.0 MB ] 2024.4(0):0-0  共有 476 人次浏览
  • 异域故事的中国之旅:鹿乳奉亲故事考
  • [摘要]郯子鹿乳奉亲故事源于印度民间的苦行者故事,起初被佛教征引,创编为睒子本生故事,三世纪后传入中国。魏晋时期众僧为传播佛教义理,有意在宣讲中强化睒子的孝行。唐宋时期是睒子佛子与孝子身份的更迭阶段,睒子本生故事的佛教色彩逐渐消解,孝道伦理日益增强。元明以后,睒子随着二十四孝故事的普及进入童蒙教育体系,州子剡子逐渐演变为周朝剡子,后形讹作周郯子。后世在解读时又演绎出郯国国君郯子说,完成了异域故事的本土化过程。
  • 林 玲
  • 全文[ PDF 0.0 MB ] 2024.4(0):0-0  共有 507 人次浏览
  • 叶广芩京味家族小说与中国史传传统的再创造
  • [摘要]叶广芩基于自身的家族生活与北京经验,创作了京味小说《采桑子》和《状元媒》,两部书都采用“以人物为主”的叙事结构,以“单传”“合传”“类传”“自传”的“列传”体式结撰单篇小说,展示人物的主要故事;同时,使用“互见”和“实录”的叙事笔法,塑造出一系列真实而立体的人物形象。列传体式、互见法与实录均来源于中国史传传统,叶广芩在承继传统与当下写作中寻找到完美的结合点,使当代小说体式焕发新生。
  • 王蔚乔
  • 全文[ PDF 0.0 MB ] 2024.4(0):0-0  共有 875 人次浏览
  • 版本演进、媒介变迁与声音记忆的重构 ——《穆斯林的葬礼》接受研究
  • [摘要]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在20世纪80、90年代引发热议并影响至今,在读者的视野中,《穆斯林的葬礼》并非专业意义的文学经典,而是介入情感的“人生之书”。《穆斯林的葬礼》的接受史,既是小说的阅读史和批评史,同时也是作品的修改史和播出史;既包括批评家对作家创作的影响,也有听众基于不同媒介因素获得的情感认同和声音记忆。但文学“有声化”带给听众的情感并非源自作品本身的魅力,这使得其难以维持文学经典长久的生命力。
  • 杨 毅
  • 全文[ PDF 0.0 MB ] 2024.4(0):0-0  共有 497 人次浏览
  • 海勒根那小说幻境书写论析
  • [摘要]幻境书写是海勒根那小说的突出特点,玉成作家极高的辨识度和独特性。海勒根那小说中的幻境书写主要表现为奇境与梦境营造两种类型,经由幻境书写,作家展开现实批判,刻画主体强力,把握时代本质,显示出多重选择文化场域中,少数民族作家跨族际书写中国故事的转化力和创造力。
  • 崔 荣
  • 全文[ PDF 0.0 MB ] 2024.4(0):0-0  共有 498 人次浏览
  • 万玛才旦文学创作对民间文学的编译、化用与拓展
  • [摘要]万玛才旦作为典型的“本源派生—文化自律”型作家,其创作与民间文学息息相关。民间文学给予他文学的滋养,他则以创作回馈民间文学:编译民间故事,促进民间文学在更广阔的语境里传播;化用民间文学创作小说,既提升了小说形质,又促进了民间文学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拓展民间文学,实现了小说艺术的蜕变,也为民间文学资源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范例。万玛才旦的文学创作打破了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壁垒,实现了提升小说艺术与促进民间文学资源转化的双赢。
  • 于 敏
  • 全文[ PDF 0.0 MB ] 2024.4(0):0-0  共有 891 人次浏览
  • 论少数民族诗人与“第三代”诗
  • [摘要]“第三代”诗歌运动中的少数民族诗人以非典型的少数民族诗歌创作路径,依托于语言鲜活化的艺术冲动与双重文化负压下的影响焦虑,从庞重的文化网络中跳脱出来,开拓日常诗性空间。他们的创作实践突破了移植自西方的民族理论所构筑的少数民族文学史论框架,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共同体生成与发展的本土语境出发,在与当代日常的有效联动中,获得建构民族文学中国范式的丰富维度。
  • 黄英豪 魏 巍
  • 全文[ PDF 0.0 MB ] 2024.4(0):0-0  共有 488 人次浏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