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乌古斯可汗传》版本源流考
  • [摘要]乌古斯是突厥语人群中较重要的一支,他们在历史上活跃于漠北、中亚、伊朗、 小亚细亚和东欧。在现代突厥语的分类中,属于乌古斯语支的有土库曼语、阿塞拜疆语和土耳其语等。乌古斯人群中最广为流传的口头叙事,是有关“乌古斯可汗”的传说。除了以口头叙事的形式在民间流传之外,乌古斯可汗传说还在不同历史时期被写成了文本。文章考察了《乌古 斯可汗传》的回鹘文、波斯语、奥斯曼语和察合台语四种版本,并对这些文本所处的历史语境进行了追问。我们对不同版本的《乌古斯可汗传》进行比较后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这些差异是我们研究不同时代乌古斯人群如何进行合法性巩固和身份建构的一个契机。
  • 陈浩
  • 全文[ PDF 0.0 MB ] 2020.3(38):5-13  共有 1489 人次浏览
  • 中华文学版图中的“西游故事”演化
  • [摘要]千余年的《西游记》演化,归根到底是“西游故事”的演化。整个故事系统的演化以百回本小说“成书—影响”为主要参照系,却不以其为根本线索。该过程是在中华文学版图内,在多民族平等对话和有机融合的动态机制中发生的。一方面,各民族“西游”文本存在“求同”现象,但这不是由汉民族文化传统的辐射式影响造成的,而是基于各民族间天然的文化纽带和叙事实践中的同质心理;另一方面,“存异”是故事多民族演化的主体形态。差异化、个性化的民族叙事交流融合,推动了故事的形成与递变,也构成了整个系统的丰满质感和多元底色。 摆脱“百回本中心观”与“汉民族本位观”的传统逻辑,回归“故事”,回归“中华文学”,有利于还原“西游故事”演化的真实生态。
  • 赵毓龙
  • 全文[ PDF 0.0 MB ] 2020.3(38):14-23  共有 1047 人次浏览
  • 北魏太武帝时期文士交游活动及其文学史意义
  • [摘要]北魏平城时期,文士交游活动仅集中出现于太武帝拓跋焘“神?征士”至“国史案”发期间的近二十年里。这是一个值得引起关注的文学现象。这些交游活动的出现,是当时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北方政局趋于稳定的情势下士人们获得一定精神自由空间的体现,也是文学参与当时君权文化、士族文化建构的体现。其交游范围狭窄,交游形式简单,相关作品的创作水准普遍不高,但却是对汉末魏晋以来士风与文风的直接延续,是北魏文学初兴和文坛初步形成的基本表现,对北魏迁洛后的文学兴起也有一定影响。
  • 胡政
  • 全文[ PDF 0.0 MB ] 2020.3(38):24-30  共有 983 人次浏览
  • 胡义周《统万城铭》的文本结构与赋体意义
  • [摘要]从文本内容与结构分析,《晋书》所录胡义周颂赞统万城的文本,可称作“胡义周《统万城铭》”。该文实际上由胡义周同题之赋、铭二文组成。《统万城铭》属于一篇“京都赋”, 具有“颂夏德”之功能,明显继承了汉赋以来的“颂德”传统,体现了大夏自奉“正统”的思想。胡 义周《统万城铭》是十六国、北朝多民族文学交流的产物,具有典型的多民族文学交流的意义。
  • 孙少华
  • 全文[ PDF 0.0 MB ] 2020.3(38):31-42  共有 1020 人次浏览
  • 元世祖朝出使安南使交书论略
  • [摘要]使交书,指一国使臣出使他国时递交的外交文书,是一种特殊的纪行文献。主要分两种,一是皇帝诏书,一是使臣到达目的国后与彼国朝廷交通往复的文字。元世祖朝与安南国关系紧张,其频繁派遣使臣,留下来数十篇使交书。这些珍贵的纪行文献,既可藉以了解当时两国之间的交往细节和双方的心理交锋,具有不可多得的史料价值;其书写方式、行文特点对于深入认识文学体裁的特殊一支,也颇具意义。元世祖朝最后出使的陈孚执笔的四篇使交书,是其中的精彩篇章。
  • 李军
  • 全文[ PDF 0.0 MB ] 2020.3(38):43-51  共有 1003 人次浏览
  • 云南彝族左氏土司家族诗文述论
  • [摘要]云南巍山,史称蒙化。明清时期,蒙化彝族左氏土司传承512年,是云南历史上传承时间最长的土司之一。左氏土司家族成于武功,守于文治。据现存作品可见,这一彝族土司家族的汉文学习濡染深厚,存作不仅合于经典文学之体式(主要是格律诗词),且内蕴深厚, 见志趣,显襟怀,可读可赏性较强。左氏土司家族存世诗文作品既可视为左氏土司家族中人以 文学为载体书写的心灵史,亦可由此窥知汉族士大夫的文学创作及其襟怀旨趣对滇隅少数民族文人的影响。这也充分显示出这一家族对汉文学的喜好和倾慕,亦是汉文学在边疆少数民族中产生显著影响的力证。
  • 纳张元;纳文洁
  • 全文[ PDF 0.0 MB ] 2020.3(38):52-61  共有 951 人次浏览
  • 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叙事中的历史与记忆
  • [摘要]文章用当代记忆理论中的“历史—记忆”框架,思考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叙事中的困境,特别是其中重述民族历史的倾向。在论述中,首先以身体与地点两个记忆媒介为切入点,讨论叙事文本中如何召唤集体记忆,并将它们非历史化。此外,以“废墟和纪念碑”为喻,进一步辨析它们所重构的文化记忆在身份认同功能上的含混特征。
  • 赵柔柔
  • 全文[ PDF 0.0 MB ] 2020.3(38):62-70  共有 1033 人次浏览
  • 个人命运、地方经验和国家叙事——解读达真的长篇小说《命定》
  • [摘要]藏族作家达真的长篇小说《命定》讲述了两个藏族青年为逃离仇杀亡命天涯, 最后参加了中国抗日远征军的故事。小说在个人与族群、自我与他者、地方与国家等多重脉络上展开叙事,构建了一幅有关个人命运、地方经验和国家叙事的宏阔的历史图景,丰富与补充了中国文学中少数族群参与抗战的历史叙述。小说对人的精神深度的探寻也使其成为整个汉语小说精神史与心灵史的一部分。
  • 吴雪丽
  • 全文[ PDF 0.0 MB ] 2020.3(38):71-77  共有 878 人次浏览
  • 关仁山小说中农村“新人”形象流变论
  • [摘要]关仁山经过探索逐步建立起了具有历史主体意识的农村“新人”形象谱系。他笔下的九月和鲍真由城市返回乡村,具备了初步的历史主体意识,曹双羊强化了农村“新人”的历史主体性,范少山是农村“新人”形象更理想化、更纯粹的表现。关仁山所塑造的农村“新人” 形象,反映了中国作家对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考。
  • 周新民;方越
  • 全文[ PDF 0.0 MB ] 2020.3(38):78-83  共有 861 人次浏览
  • 历史变革时代中的个体命运——评俄狄小丰长篇小说《山风不朽》
  • [摘要]俄狄小丰长篇小说《山风不朽》旨在揭示凉山彝区特定历史变革时代个体之命运,具体表现为作品与凉山彝区社会历史变迁之间的关系,其史诗性诉求与彝族史诗传统之间的潜在关系,以及彝语、普通话、四川方言等夹杂其间所体现出的小说修辞的杂语性特征等。
  • 拉玛伊佐
  • 全文[ PDF 0.0 MB ] 2020.3(38):84-91  共有 871 人次浏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