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论康熙帝的文治意图与《钦定词谱》的编纂
  • [摘要]康熙帝在推行诗教与乐教的目的下选拔了大量江南士人来编纂《钦定词谱》, 并以浙西派词人为主导。浙西词派所偏爱的词学文献成为纂谱的重要依据,该派所追求的醇雅 词学观念也随之渗入其中,促成了这一地域词学的官学化。这种政治与文学的互动缘于醇雅词 学观与清廷文治需求的契合,并在客观上推动了词律的规范和词体地位的上升。
  • 吴晨骅
  • 全文[ PDF 0.0 MB ] 2022.2(40):35-43  共有 473 人次浏览
  • 清人选诗总集地域观念生成与“十五国风”重塑
  • [摘要]清人选诗总集将地域文学观念与“十五国风”相融并加以重塑。清代北方属于两周故地的区域,总集通过“十五国风”来加深文化认同;不属于十五国的区域,则将之类比清朝与周朝的崛起进程。南方的吴越文人认定当地是众风之首,位于楚地的文人则主张未入“十五国风”另有原因,体现出“十五国风”以及《诗经》作为中华文化符号的重要意义。
  • 史哲文
  • 全文[ PDF 0.0 MB ] 2022.5(40):37-47  共有 277 人次浏览
  • “唱和”与“相和”:宝卷“和佛”中的禳灾传统发微
  • [摘要]“和佛”是宝卷说唱中特殊现象,把“和佛”现象放在“和”“相和”“唱和”这一说唱大传统中理解,虽然“和佛”有佛教讲唱传统的直接影响,但是从更为古老的文化传统看,“和佛”同样与古代中国“相和”传统一脉相承。“和”与楚辞的“乱”,汉魏相和大曲的“艳”“趋”,吴声西曲的“和”“送声”都是众声和唱,它们是唱和的不同表现形式。同时,“唱和”是戏曲帮腔的渊源。根据“唱和”的功能划分的“和”“和佛”及“唱和”存在一个从神圣到世俗的演变过程。“相和”“和佛”仪式是“唱和”传统的神圣阶段的遗留,文人诗词唱和是相和的世俗形态,是一种“拟群体”的效应。宣卷“和佛”的社会功能在于声音诗学场域的治疗与禳灾机制;集体参与中的“群体激荡与裹挟效应”。“和佛”仪式中的“佛头”扮演了“唱和”文化传统中领唱人的角色。
  • 李永平
  • 全文[ PDF 0.0 MB ] 2022.1(40):40-51  共有 414 人次浏览
  • 新媒体时代人类学纪录片的叙事特征
  • [摘要]中国的人类学纪录片导演推出了一批基于新技术的实验性作品。与单纯依靠影像记录的传统作品不同,动画、新媒体直播、互联网、跨学科实验等新形式被纳入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从叙事角度出发,分析实验性作品呈现的变化,可以发现实验性文本的特征与方法论的宏旨。《金翼山谷的冬至》(汉族)、《仙娘》(苗族)、《毕摩行》(彝族)三部影片作为典型代表,展现了影像书写的新形式和创作主体延伸的欲望。
  • 龚诗尧
  • 全文[ PDF 0.0 MB ] 2022.4(40):41-51  共有 363 人次浏览
  • 论东北作家群中的满族作家——以金剑啸、李辉英、舒群等为例
  • [摘要]满族作家是东北作家群的开创者、中坚力量和核心人物。金剑啸的长诗《兴安岭的风雪》、李辉英的小说《万宝山》、舒群的小说《没有祖国的孩子》、马加的小说《登基前后》等,拉开了中国抗战文学和世界反法西斯文学的序幕;还有端木蕻良绘制的关于东北大地沧桑巨变的历史长卷《科尔沁旗草原》,都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历史贡献。
  • 郑丽娜 宋依洋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44-51  共有 307 人次浏览
  • “绍晋”与北魏文学的演进
  • [摘要]南方文化的北传往往被视为北魏文学发展的主要原因,这一观点忽略了北魏 自身的社会变革和思想需求。孝文帝“绍晋定德”,以复归晋制作为文化导向,是北魏中后期文学 兴盛的关键原因。文人雅集在洛阳的重新上演,谈玄之风在洛阳的复兴,都与“绍晋”的国策密切 相关。由此引发了北魏文学新变化,即注重诗歌表达情性的功能、山水题材在文学作品中的涌 现。“绍晋”的社会意识塑造了北魏文学的面貌,亦推动了北方文学向更成熟的方向发展。
  • 龚 艳
  • 全文[ PDF 0.0 MB ] 2022.2(40):44-53  共有 366 人次浏览
  • 清华简《赤鹄》篇的性质及文化背景
  • [摘要]清华简《赤鹄》篇讲述的天巫(附身伊尹)救治夏后传说,叙事立场表现出明显 的崇夏抑商倾向,应是夏遗民传颂的其祖先的异闻逸事。其文献性质既不类《汉志》小说家的 《伊尹说》,也不似《汉志》道家的《伊尹》,而与浅薄不中义理的《百家》更为相近。由于传闻来源 久远,《赤鹄》篇中的神话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赤鹄羹汤使双目“昭然”的特殊药效并不新奇, 《山海经》中的很多动植物就有这样的医药功能;上帝派黄蛇和白兔到人间给夏后施病,这种上 帝降灾于人的观念至迟在商代就已经产生;而巫乌禳除灾异的方法,则与睡虎地秦简《日书》所 记同类灾异的祛除方法非常相似。
  • 刘书惠 杨 栋
  • 全文[ PDF 0.0 MB ] 2022.6(40):46-53  共有 254 人次浏览
  • 《鸿雪因缘图记》中的旗人意识与满汉文化融合
  • [摘要]《鸿雪因缘图记》是完颜麟庆以个人宦游足迹为线索创作的散文集。完颜麟庆的散文多表现出强烈的旗人意识和昂扬向上的满洲文化精神。完颜麟庆与汉族文人广泛交游,频繁唱和,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其散文具有满汉文化融合的基本特征。这种满汉文化融合意识也使得《鸿雪因缘图记》呈现出理学的学术思想和承平闲雅的艺术风格。
  • 花宏艳
  • 全文[ PDF 0.0 MB ] 2022.5(40):48-55  共有 324 人次浏览
  • 中国口头传统研究的学术史探微———以《民族文学研究》为中心
  • [摘要]世纪之交,在具有国际学术视野的学者的努力下,西方民间文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得以陆续传入国内。其中,“口头传统”因其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学术研究潜力成为彼时学界讨论的热词,相关研究对解答“口头”与“书写”、“文本”与“语境”等事关学科独立性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民族文学研究》作为国内口头传统研究的重要刊物,见证着口头传统研究的理论译介与推广的进程。从1983年至2020年,该刊发表相关研究文章共计158篇。以此为中心,运用量化统计的方法进行全观视阈下的学术期刊史探究,不仅有利于把握口头传统发展的基本轮廓,突出其在民间文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还能够为该领域的方法论导向以及未来发展路径提供一定参考。
  • 冯王玺
  • 全文[ PDF 0.0 MB ] 2022.1(40):52-65  共有 469 人次浏览
  • 新世纪以来关于“满族作家老舍”研究述评
  • [摘要]新世纪以来研究者围绕老舍的“满族文化心理”“老舍与满族文化”以及“老舍与少数民族文学”等课题进行深入探究,做了许多有价值的阐释。关纪新是这个话题的开拓者和引领者,长期耕耘这片学术沃土,在老舍的“民族身份”“民族文化伦理站位”“民族心理”和“民族观”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学术界高度评价。“满族作家老舍”研究拓宽了走近老舍的路径,是新世纪老舍研究的重要内容。
  • 石兴泽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52-61  共有 362 人次浏览
  • 英雄祖先传说与地方社会建构———基于杨家将宗族叙事的田野考察
  • [摘要]山西代县鹿蹄涧村杨氏宗族以杨家将为始祖,利用英雄祖先传说不断进行宗族的自身建构,其宗族叙事折射出国家观念和地方社会秩序。对杨氏宗族多层次叙事结构的整体性关照,不仅可以深化、拓展宗族建构的理论研究,还为推进当代社会伦理建设、再造乡村振兴的内源性动力提供有益借鉴。
  • 王旭
  • 全文[ PDF 0.0 MB ] 2022.4(40):52-60  共有 335 人次浏览
  • 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文学生产
  • [摘要]“十七年”时期,人民文学出版社坚持政治性和民族性的出版标准,通过“丛 书”策略和“出版说明”“序言”“评论”等形式,出版并推介了大量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促进了少 数民族作家成长,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学进入主流话语空间和经典化建构。
  • 周根红
  • 全文[ PDF 0.0 MB ] 2022.2(40):54-61  共有 386 人次浏览
  • 从民族交融看南侗地区侗族营造叙事的类型与意义
  • [摘要]营造是民间叙事的经典题材。在中原古代营造叙事传统的基础上,南侗地区 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营造叙事。汉族文化与侗族营造叙事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人牲 奠基”“工匠反制雇主”“神仙助人营造”三类母题。经过加工改编的侗族营造叙事文本呈现与当 地风俗、事件、建筑等相结合的传说化倾向,具有纪实性、解释性、警示意义,及以人作为文本中 心角色的叙事特征。南侗地区的侗族营造叙事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案例。
  • 刘梦颖
  • 全文[ PDF 0.0 MB ] 2022.6(40):54-63  共有 251 人次浏览
  • 明清易代之际的花卉赋书写策略
  • [摘要]明末清初的花卉赋多受到作者遗民心态的影响,表现出家国之痛与易代之悲,以及对儒家道德观的坚守。随着时代变迁和清朝文化政策的实施,明遗民逐渐缓和了对清廷的态度,借花卉赋书写展现出对易代之悲的调和心态。清初满人花卉赋“经世致用”和“明经载道”的内容,与黄宗羲、顾炎武等人所提倡的实学风气有密切关联,亦表现出民族文化的融合趋向。
  • 李 卉
  • 全文[ PDF 0.0 MB ] 2022.5(40):56-66  共有 330 人次浏览
  • 鲁班传说与中华文化认同———以西南少数民族为例
  • [摘要]鲁班传说在西南少数民族中流传广泛,具有深远的文化影响。西南少数民族在接受鲁班传说的同时,对传说进行再编创。鲁班传说重构并巩固了他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记忆,进而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反映了传说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
  • 熊威 张琴
  • 全文[ PDF 0.0 MB ] 2022.4(40):61-68  共有 344 人次浏览
  • 口传与文字之间——《古语拾遗》所见日本古代神话叙事体系的嬗变
  • [摘要]8 世纪初,尽管日本学习中国已经建立起律令体制,但在文化发展上依旧处于相对滞后的地位。特别是在文字方面,汉字被引进日本并成为官方文字。在这一大背景下发生的日本古代神话从口头传播到文字整理记录下来的过程,同时也是这一神话系统在汉字与汉字背后的中国文明影响下被重新编码的过程。从这一意义而言,我们阅读到的《古事记》《日本书纪》中的日本神话,乃是研究口传与文字关系一个非常难得的古老范本。文章借助 9 世纪成书的《古语拾遗》所保存的史料对这一影响发生前的日本神话原貌进行了局部还原,并从日本神话天地开辟阶段的叙事入手,对神话叙事体系嬗变、文字传统如何对口头多样性叙事的冲击和影响、叙事与权力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 刘晓峰
  • 全文[ PDF 0.0 MB ] 2022.3(40):62-72  共有 325 人次浏览
  • 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动员与族群关系 —《国家至上》接受史(1940...
  •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由老舍和宋之的共同创作的四幕话剧《国家至上》一经发表, 便由陪都重庆迅速传遍整个大后方,在战时甚至抗战结束之后的中国各地不断被传阅、排演和 讨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该剧作为抗战文学的重要标志性作品之一,从起意、创作再到 发表和排演,整个过程都是由当时中国回民最高抗日救亡机构“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和中国的 汉、回、满各族知识分子合作完成的。在全面抗战的历史时刻,该剧肩负抗战文化动员和团结各 族人民抗战的重任,同时抗战结束之后还起到了沟通台湾与大陆之间感情的重要作用。
  • 马海波(回族)
  • 全文[ PDF 0.0 MB ] 2022.2(40):62-71  共有 380 人次浏览
  • 古藏文“夏当”文献中的“叶安之战”:神话与仪式
  • [摘要]甘肃、青海、四川藏族民间流传的古藏文“夏当”文献,在后期传抄过程中逐渐 形成了内容不一、篇幅不等、版本各异的文本,记载了早已失传的“夏当”仪式及其神话的丰富 信息。笔者在青海贵德民间发现的五十部“夏当”文献,较完整地记录了支撑仪式的神话“叶安 之战”的内容。从神话学角度看,“叶安之战”作为解释“夏当”仪式的神话,是通过在仪式中进行 神圣叙述的方式呈现的。“叶安之战”神话指向对社会世俗规范的强化,对二元对立的宇宙结构 和永恒秩序的维护,以及神、人、鬼三者和谐共存的图景。
  • 羊本才让
  • 全文[ PDF 0.0 MB ] 2022.6(40):64-74  共有 251 人次浏览
  • 东波罗的海地区传统史诗的比较研究
  • [摘要]芬兰学者劳里·航柯(Lauri Honko,1932—2002)是国际著名史诗学家。他的学术研究涉及史诗学的诸多基本论题,在史诗的界定、文本类型的划分、文本化过程、歌手的创编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这些见解已逐渐成为学界共识。在帕里和洛德为研究“荷马问题”而走向南斯拉夫的史诗比较研究这一学术传统的影响之下,劳里·航柯为解决芬兰本土的“卡勒瓦拉问题”,也将视野扩大到东波罗的海地区的其他史诗传统。“卡勒瓦拉问题”简单地说就是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的文本化问题,与此相应的是埃利亚斯·伦洛特(Elias Lonnrot)的作者身份问题。因而,文本化(textualization)是航柯史诗理论的关键词之一。为此,他和研究团队对印度图鲁人(Tulu)的斯里史诗(Siri Epic)又进行了数年田野调查,并出版了《斯里史诗的文本化》(Textualising the Siri Epic)一书及两卷史诗文本。总之,史诗比较研究的目标就是在不同案例中探寻“长篇形成”的奥秘,其背后关联着对歌手“大脑文本”(mental text)的深层思考。 文章选自劳里·航柯主编的论文集《〈卡勒瓦拉〉和世界传统史诗》(The Kalevala and the World’s Traditional Epics), 后收入 《理论的里程碑: 劳里 ·航柯选集》( Theoretical Milestones: Selected Writings ofLauri Honko),是其中仅有的两篇史诗研究论文之一。航柯在文中指出,东波罗的海地区的史诗传统以前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其史诗的文本化过程与背后的口头资源也未能在比较视野下得到准确的评估。通过辨析19世纪以来的浪漫主义史诗理论,航柯创造性地提出“以传统为导向”的史诗(tradition-oriented epic)概念,以描述那些既非纯粹口头、也不是书面形式的史诗,虽然这些史诗以书面的文本形式呈现,但仍忠实于口头史诗所提供的表达和演述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演唱的缮写人”(singing scribe)伦洛特作为演述者的特殊身份,并发现他个人的“大脑文本”及在创编《卡勒瓦拉》中所作出的努力。航柯引证了古希腊、印度、欧洲其他地区的史诗传统和歌手,重新审视了史诗的长度和宽度,并以塞图口头双史诗的案例,详细叙述了长篇史诗的诞生过程,回答了民俗搜集者、歌手个体与社区诗性传统的关系等问题。 中国史诗蕴藏丰富,类型多样。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对以口头程式理论为代表的西方学说的译介,对中国史诗研究的学术范式转换具有重要意义,催生出许多本土化的实践案例。 译者期望通过继续介绍劳里·航柯的学术成果,以丰富中国史诗传统的比较研究视域,特别是为研究不断涌现的口头与书面互动中生成的史诗文本提供理论参照,同时也有助于增进国内学界对北欧民俗学的关注和了解。
  • 劳里·航柯著 刘先福译
  • 全文[ PDF 0.0 MB ] 2022.1(40):66-77  共有 441 人次浏览
  • 论“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社会主义国家认同
  • [摘要]“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包含着明显的社会主义国家认同。借助“古今联结”的话语策略,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少数民族文学的主体性,但主要以当时通行的阶级性和人民性原则诠释了少数民族文学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批评依据阶级划分标准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为正反面人物两种主要类型,这看似与主流文学观念无异,但借助阶级身份对民族身份的合并重组,试图促成少数民族由族群认同向国家认同的转变。批评中的情感表述主要指向“仇恨”与“依恋”两种取向,前者因批判阶级论逻辑下的狭隘民族主义而生,后者主要征用家庭亲情和友情类的话语修辞,两者相反相成合为一体,共同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意识下的情感结构。
  • 谢 刚 张逸云
  • 全文[ PDF 0.0 MB ] 2022.5(40):67-76  共有 263 人次浏览
 1  2  3  4  5  6